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 中国审美,如何实现国际表达
· 绍兴全域推广光明影院
· 在之江大地续写文明新篇
文明播报  
>>更多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 特殊快递背后是曾被杭州帮过的母子的心意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理论时评
学习塞罕坝用劳动磨砺精神坐标
浙江文明网     2017-08-16 15:21:02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毛宁
  812日,中宣部在京举行“记者心中的塞罕坝”——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访报道分享交流会,参加这次主题报道活动的媒体记者共话采访感受和收获,分享塞罕坝林场的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展望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新华社)

  被誉为“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天堂”的塞罕坝,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然而55年前,那里却是一片风沙滚滚、杳无人烟的荒地。正是前赴后继的塞罕坝务林人把根扎在荒漠,克服了异常艰苦的环境条件,把人生的全部奉献在生态修复的浩荡工程里,才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守护着祖国的“心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经济发展、国富民强的绿色新动力,塞罕坝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绿色奇迹,更书写了可圈可点的塞罕坝精神。

  伟大的精神源自伟大的实践。学习塞罕坝精神,对于建设文明城市同样是宝贵的价值指引。近期,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强调“创建文明城市之初的重要突破口,就是整治脏乱差。”整治脏乱差,是保护环境、助推生态文明的基础工作,无妨学习塞罕坝精神,找到事半功倍的切入点。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首先应学习塞罕坝人的牺牲精神。在塞罕坝至今仍流传着“六女上坝”的故事,当年六位女学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投身林场,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塞罕坝老百姓在140万亩土地上埋头苦干,与恶劣的气候环境作斗争,把植树造林当做光荣的历史使命,用汗水与献血凿出了一条捍卫京津翼的绿色长城。这种一心为公、忘我奉献的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继承与发扬。其次应学习塞罕坝人的钉钉子精神。绿色发展也是生产力,凡是生产没有一点钻研的劲头是干不成的,在缺衣少粮、高寒枯燥的塞罕坝上,几代务林人之所以能坚持苦中作乐、顽强拼搏,正是钉钉子一般一锤一锤地敲打,一棒接着一棒干的生动注解。第三应学习塞罕坝人的团结精神。城市文明的创建不是集中全民之智、聚集体的力量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与塞罕坝人团结一心、坚韧不拔地修复生态屏障的本质规律是一致的。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这就是塞罕坝人的信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

  每一步美景的背后都珍藏着一位务林人的故事,每一寸土地的下面都驻扎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文明基因。周而复始的劝导、不厌其烦的沟通、带头示范的践行等等,问题积淀越久越难根除,如脏乱差的整治实则是生活习惯的改变、陈规陋习的革新,考验的是创建一线人员的体力与耐力,要像塞罕坝人一样,在日积月累的劳动中磨砺出身后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坐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让文明成为每一位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态度。(木楠)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