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理论时评
路边施救需要更多友善认同
浙江文明网     2018-05-08 09:12:19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近日,一段唐山女护士路边抢救倒地男子的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热议。除了不少网友点赞,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出质疑。质疑的声音认为,女护士对倒地男子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这种急救方法只能在病人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情况下使用。记者了解到,救人的女护士叫马静,来自唐山市工人医院。马静告诉记者,自己施救前确认这名男子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5月7日《北京青年报》)

  女护士马静路边施救遭质疑,使人想到“好心做坏事”。然而女护士路边施救,果真是“好心做坏事”吗?恐怕不能偏听、偏信专业人士的质疑,更不能由此认定马静是一位“不合格的护士”。不管怎么说,女护士路边施救属于见义勇为行为,理当肯定这一行为,哪怕出现疏忽、差错,也应给予友善认同,而非过分关注施救措施,更不该纠结于是否“好心做坏事”。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该“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对于施助者,还需更多友善认同和肯定。新闻事件中,一些专业人士提出质疑,主要基于视频中倒地男子呼吸和心跳正常的感性判断。质疑者无非是认为施救者不具备专业技能,不仅帮错忙,反而添了乱。但是这种判断本身就存在疑点,因为仅凭视频显示倒地男子呼吸和心跳正常,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难道就不可能是由于女护士通过紧急施救,才使倒地男子转危为安?

  任何理性的质疑,终究需要了解施救全过程,以及施救者的专业技能。平心而论,曾经在心内科工作过的马静,具备专业技能,不需要质疑。其实面对呼吸和心脏骤停,第一时间对需要施救的人进行心脏按压复苏是不需要犹豫的。专业人士担心盲目按压可能按断倒地男子的肋骨,却漠视人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很可能产生生命危险,未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路边施救需要更多友善认同。这种友善认同,不仅体现于了解实情后消除误解、认可人,更应当树立为好人“撑腰”的意识。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民法总则》第184条就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勇敢伸出援手。良法推动善治,而善治终究还需每位普通公民树立和弘扬友善价值观,不仅身体力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行为,还应积极鼓励见义勇为,保护热心救助人,倡导和培育友善互助的道德风尚,才能真正让好人不再难当。

  常言道,“助人者自助,乐己者乐人”。虽然如今赞许和质疑声同时存在,但马静仍然不改初衷。诚如马静所说,“因为我觉得,如果是我的亲人倒在路上,我肯定也希望有人上去施救,哪怕只是打个120。”期待人们走出路边施救的质疑,呼吁“帮忙而不添乱”、呼唤更多人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都言之有理,但是面对紧急情况,理当立即救助,并不吝更多友善认同。(陈克礼)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