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理论时评
别让错误的文物名称阻碍文化传播
浙江文明网     2018-05-25 14:42:01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一匹头微左扬、昂首嘶鸣的天马,左侧两足后曳、右侧双足前探,腾空疾驰而行,其右后足下的飞鸟回首注目惊视……这件把天马行空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青铜雕像,是上世纪60年代末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古墓的精品文物。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5月19日新华社)

  “马踏飞燕”原来是“马超龙雀”,使人想到“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言外之意,容易闹笑话。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这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物的称谓被杂乱混用,甚至错误称名,恐怕不只限于“张冠李戴”闹笑话这么简单,还会误读甚至丢失“马超龙雀”背后的传统文化底蕴。为“马超龙雀”正名,既要让标准名称回归,更要精准解读传统文化。

  有不少网友反对为“马超龙雀”正名,理由是“马超龙雀”被错叫成“马踏飞燕”,算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马踏飞燕”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已深入人心,相反“马超龙雀”的“超”字不易理解、拗口难懂,且“龙雀”是传说中的生物,不够形象具体。然而“马超龙雀”名称难觅踪影,未必源于拗口难懂,而是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执着坚守和传承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文物部门多用“铜奔马”,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各种似是而非的称谓被杂乱混用,势必导致“马超龙雀”被忽视、淡忘。

  实际上,“马超龙雀”名称的辨析、考证过程,亦即精准解读传统文化的过程。“龙超龙雀”的标准说法,根据东汉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比“马踏飞燕”“铜奔马”等说法更经得起推敲。文物的命名及传播,不应满足于通俗易懂、易于传播,而是追求精准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传统文化。毕竟我们珍视文物,不只是珍视文物本身,更在于珍视文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果文物名称通俗易懂,却容易误读或丢失传统文化,则理当果断割舍。

  当然“马踏飞燕”等名称乱象不止,也恰好说明中华文化的精准传播之难。即便官方早已确定“马超龙雀”的标准说法,许多从事旅游、文化工作的人士都不清楚这个中国旅游标志的确切名称及来由,更何况普通游客。这就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门勇于担当,做好权威规范的解释说明,不仅要避免以讹传讹,更要精准传播“马超龙雀”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由“马超龙雀”的精准传播引申来开,需要我们肩负起精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多一点谨慎质疑,多一点反复求证,多一点执着坚守,才能继承创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陈克礼)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