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理论时评
莫让“泉眼”变“钱眼”文明当先行
浙江文明网     2019-03-04 09:24:52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在济南趵突泉景区七十二名泉,游客投钱币堆积在泉池内,原本游客观看的泉眼成了钱眼。据了解,春节期间游客在济南七十二名泉投钱币祈福,形成钱眼景观。(227日人民网)

  泉眼钱眼,让人大跌眼镜。可是这样的做法,却屡见不鲜,仅济南趵突泉景区七十二名泉,媒体就不止一次曝光过。类似游客在景区抛洒硬币许愿的行为,除了让泉眼钱眼,连带洒落了文明,实在是打错了算盘。莫让泉眼钱眼,要喊停抛洒硬币行为,更要呼吁文明先行。

  游客抛洒硬币许愿,无非是认为泉眼可以祈福显灵。然而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济南七十二名泉的成因,源于济南特殊的自然地理,现代地质调查研究显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到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倘若泉眼真的显灵,倒是应该及时喊停游客抛洒硬币许愿的错误行为,毕竟硬币过多将影响泉眼出水,可谓泉眼无福消受。

  既然泉眼没法显灵,就应该认真反思。游客抛洒硬币未必显灵,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才见文明。游客抛洒硬币,最多满足了一时的好奇心、虚荣心,却在不经意间丢失了文明旅游意识,违背了社会公德的具体规范和要求。一个游客抛洒硬币,可能只体现出游客个人的文明素养,但是当众多游客不约而同抛洒硬币,却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理应及时劝导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大家争做讲科学、讲文明的游客。

  引导游客讲科学、讲文明需要久久为功。而破解泉眼钱眼问题,则需要文明先行一步。首先,要破解破窗效应。这需要景区管理方、导游人员等一起努力,第一时间劝导和制止游客抛洒硬币的行为,及时清理水池、“泉眼”旁边的硬币等杂物,促使游客文明观赏、谢绝抛洒硬币。其次,要做好文明疏导。景区管理方不妨在景点旁边建一个投放硬币的箱子或容器,引导有好奇心的游客投硬币到箱子或容器里,并及时公布钱币的去向,让游客放心投币。最后,要做好文明宣传。可以依托景区现有的设施,设置遵德守礼牌、文明提示牌等,做到文明宣传随处可见、入心入脑,引导游客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爱护景区公物设施,保护景区自然环境。

  文明先行一步,陋习退后一步。莫让泉眼钱眼,不仅限于劝导和制止游客的不科学、不文明行为,还在于引导游客讲文明、树新风,强化公共意识、责任意识,才能让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诸行动。(陈克礼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