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志愿服务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地方文明网站 |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首页 > 思想道德
拾荒”老太太成了孩子们的好老师 潘玉莲和她2000多个娃
浙江文明网     2017-07-10 16:30:09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毛宁

潘玉莲和孩子们在疏勒县“爱心小课堂”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新疆今夏要比往年热不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喀什更酷暑难耐,似火的骄阳把大地烤得滚烫。

  晌午时分,潘玉莲给因病落残的儿子和上高中的孙女准备好了饭菜后,拎着白色编织袋上街。

  潘玉莲75岁,由于双腿老迈且患有旧疾,在行走时只能拖着碎步,眼睛却不时环顾四周。遇到垃圾堆,她便驻足留步,顾不上腥臭认真翻捡,把能卖几分钱的瓶瓶罐罐收起来。

  和一般的拾荒者不同,潘玉莲衣着整洁,头发梳理得很好。走在大街上,卖水果的妇女、裁缝店的师傅、烤馕的汉子,都会叫她一声“潘老师”。

  这个“拾荒”老太太为何成了人尽皆知的老师?记者来到她那座有着60多年历史的黄色土坯房前,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红色木门,寻找到了答案。

  1992年,在外地打工的失意,让潘玉莲打定主意回家乡——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

  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这也让她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精通两种语言的人。

  一天,潘玉莲见到邻居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无人看管,就把他们领回来,一边做饭一边教他们识汉字。几天工夫,孩子真的学会了不少。

  潘玉莲在外面闯荡过,她知道,语言不通,孩子的发展会被限制住。于是,她萌生了办小课堂的想法。一张小茶几、一块小黑板,刚开始只有两个孩子,后来慢慢变成5个,越来越多……

  卖废品的钱被她一角一块地码好,装在塑料袋里收起来。

  有些孩子放学过来没吃饭,她就烧水泡冰糖花果茶给他们就着馕吃。“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娃娃。”

  潘玉莲每月只有300多元的低保,还要照料因病致残的儿子和一个上高中的孙女。她自己常常只有中午做顿饭,晚上要教课到深夜,烧点开水泡馍馍吃就对付了。

  喀什当地课外补习班的费用一个月少说也要三四百,别人劝她象征性地收些学费。

  潘玉莲说:“进了我的门,就是我的娃娃,哪有跟自己娃娃要钱的?”

  就这样,她开办的小课堂一分钱不收,还给孩子们管饭、发文具。她一个人辅导5个年级几十个孩子的语文、数学、外语。

  25年,2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去。他们有的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有的已经成为医生……

  每到黄昏渐近,潘玉莲的精神头都会好起来。

  面向黑板写字的时候,潘玉莲佝偻着的背部比往常挺直了很多。她一笔一画地写标题、抄生词,转过身面向挤巴巴的教室,板着脸、眼神犀利,大嗓门地讲起课文,讲到激动处忍不住比划两下。

  和学校教学不一样,她的小课堂更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她自己更像一位严厉的奶奶。

  刚来的娃娃都怕上课严厉的潘老师,但待久了,他们就能体会到她的好。

  有一次,她差点就放弃了小课堂。

  1998年,潘玉莲收到一封邀请函。年少时,潘玉莲在学校系统学习过俄语,乌鲁木齐一所学校特意想聘她任教。邀请函言辞恳切,所开报酬可观。她清楚,这是改变困顿生活的机会,年纪再大一点,外面的世界就不再属于自己了。

  经过一番思考和挣扎,潘玉莲来到乌鲁木齐。

  很快,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潘奶奶你去哪里了?”“奶奶你家里怎么没人?”“奶奶今天我考了第一名……”电话那头是七嘴八舌稚嫩的声音,提醒着她遥远的地方有一群孩子需要她。

  “我那时才发现,和孩子们在一起,才算是好生活,说什么我都要回去。”潘玉莲毅然辞职返回疏勒。

  潘玉莲家的窗台上,放着一张5寸的半身黑白照。那是她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十八九岁的潘玉莲穿着领口绣花的衬衣,隽秀的眼神清澈倔强。

  她教过的娃娃都说:“潘老师最美最好……”(浙江日报记者 何军 荣启涵 白佳丽)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我要投稿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