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思想道德
爱让生命永生!宁波大学退休教授王永生离世后捐献遗体
浙江文明网     2018-09-30 09:49:25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让自己的生命永不落幕,行如其名,他做到了。9月16日,宁波大学83岁的王永生教授安然离世,他没有选择入土为安,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光和热继续留存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王永生捐献的一对眼角膜将使多名眼疾患者重获光明,而他的遗体也被捐献出来用来作医学研究。王永生也成为宁波江北区第四例遗体捐献者。

  “父亲离开前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一直在呢喃,好像有话要叮嘱我们,可惜已经说不清楚了,不过我懂的,他一定是要我们帮他完成最后的愿望。”王永生的儿子王晨曦说,在父亲离开后的一小时,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医生赶到王永生所在的医院,取下他的两枚眼角膜,角膜透明清澈,可以看出老人生前十分爱惜眼睛。随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赶到接收老人的遗体。

  时光回到2014年,当时80岁的王永生做了一个特殊决定,登记成为一名遗体和角膜捐献志愿者,他的这一决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缘于大半辈子和医学的不解之缘。

  王永生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8年去了青海塘格木农场,在农场的19年间,他从医生助手成长为草原名医。1980年,他留在了青海医学院当老师,并被评为教授,之后又去法国和英国留学。等他回国时,正好宁波大学成立,会六国语言的王永生成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的老师。

  退休前夕,宁波大学医学院开始建设,王永生积极参与筹建,退休后仍然在医学院上了一年的课。“像宁波大学这样的教学单位,每年需要20具遗体用于教学,因为数量紧张,8名学生解剖一具变成20名学生解剖一具。”心系医学教学的王永生渐渐在心中就有了一个念想,百年之后把自己的遗体和能用的器官都捐献出来。说服家人后,王永生三个字被郑重地签署在了遗体和角膜捐献登记表上。

  “他总说走后要真的要捐光,他确实这么做的 。”说起王永生,他的爱人崔蕴辉是满满的钦佩和怜惜。王老患病的10多年间,家里承担的治疗费用压力不小。但他仍不忘资助学校里的困难学生,几十年来,他给困难学生捐款已数十万元。

  在80岁登记成为捐献者的同时,这个与书相伴一生的老教授,还捐出了自己从国外带来的藏书,137册图书被送往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资料室,已编号、入库,这批几近绝版的图书向全院师生开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王老的一生,奉献教学、关爱学生,在走完人生道路后,又用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延续自己对医学和社会的贡献。爱,可让生命延续,得到永生。(浙江在线通讯员 胡琳 记者 王晨辉)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