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志愿服务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地方文明网站 |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首页 > 文明播报
常山制定“孝老标准” 让幸福爷爷和快乐奶奶再多些
浙江文明网     2018-04-25 09:20:41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倡导子女每年给每位老人的赡养费不低于3600元(约合每日10元,含现金和物资,不含医疗费用),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不低于1800元(约合每日5元,含现金和物资,不含医疗费用);子女每半月看望老人或每周联络老人不少于一次……

  继推出“常山阿姨”“农村困难群众厕改行动”后,今年2月26日,常山县大胆探索,率先制定“孝老标准”,出台“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方案。为推进这项行动,县里还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此工作纳入督考年度计划,列入干部述德内容。

  这套“孝老标准”首先在党员干部中推开。常山县19200多名党员干部已带头签订“孝老承诺书”,各村也纷纷行动起来,将“孝老标准”纳入村规民约。一个多月来,“孝老标准”传遍了常山的角角落落。

  孝老,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这份深藏于内心的情感,可否用标准来衡量?常山以“孝”为核心来考核干部的“德”,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各方热议

  孝心可否量化

  古训“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其意为,最大的善事是孝心,评论是否有孝心,只能看心意,不能看做的具体事。

  但在民生事业发展上,敢于不断突破的常山,给赡养尽孝和尊老爱老列出了六大板块的具体事项。其中第一项——制订赡养孝老基本标准,对赡养孝老作出具体规定,如要每年给老人3600元赡养费、每半月看望老人一次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在常山县城走访时,一位李姓奶奶告诉记者:“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经济上没什么困难,年纪大了就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儿女能常回家聚聚。”

  在球川镇芙蓉村的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说起“孝老标准”,普遍表示认同,觉得党委、政府很为他们着想。64岁的村民丁享土,妻子去世后独自带大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他很孝顺,在外省工作,但经常打电话给我,每年春节都给我1万元红包。”丁享土觉得,每年3600元赡养费的标准,对有孝心的儿女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但能约束那些不孝顺的子女。

  一位姓王的老人仔细查看“常山孝老告知书”条款后,颇为愤懑,“这个没用的!”同村人告诉记者,这位老人的子女不太孝顺,“就算有标准,若子女不执行,还能真的告上法庭?”

  尽孝,可否用标准来衡量?记者就此事发了一条朋友圈,引发了热烈讨论。退休在家的微友“老孙”说:“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问题,很难标准化。”一名公务员朋友说:“不可,只认心与行,标准怎么界定?”浦江一乡镇的党委书记认为,“尽孝不能被动”,不赞同为尽孝制定标准。

  微友“今夕何夕”认为,尽孝标准或可起到托底的作用,对目前的中国农村而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个看似个体或局部的探索,其实印证着社会的转型和进步,也是文化传承更迭过程中的共像。”

  干部带头

  唤醒孝老意识

  常山出台“孝老标准”,挑战了传统文化和思维。面对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表示,这是符合县情、符合民意的探索改革,是打造“孝老之城”的有益尝试。

  叶美峰分享了常山“棉鞋阿姨”大桥头乡客弄村傅珍芳的故事,“她的善良和敬老,触动了我。”傅珍芳是一位身有残疾的农村妇女,9年来一直义务为当地敬老院老人缝制过冬棉鞋,至今已送出5000多双。“看不得老人过得苦,希望他们幸福。”傅阿姨说。

  山乡常山,是衢州的劳务输出大县。据统计,目前常山有户籍人口34.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7万人,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县民政局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常山10万余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创业,有些人甚至几年返乡一次。留守在家的老人生活孤寂,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老人还存在着基本生活保障的难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常山今年提出打造“孝老之城”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至善常山、孝行天下”的主题,出台了“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有六大板块,包括制定“孝老标准”、办好“十件实事”、实施“百村孝榜”、开展“千人结对”、推进“万众尊老”、加强活动保障。

  “从家庭、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全方位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环境。”常山县民政局局长廖小兵说。

  “孝老标准”的出台,几经调查研究、反复推敲。一年3600元的赡养费,平摊到每天约为10元,“在常山农村,每天10元可大致满足老人生活所需。”廖小兵说,考虑到部分子女收入较低,最后决定部分家庭可遵照“不低于1800元”的最低标准,“重点不在标准本身,而在于起引导作用。”

  目前,全县19200多名党员干部已带头签订“孝老承诺书”。“若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又怎能称为有德的干部。”常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何菊说,党员干部不仅要严格履行孝老承诺,还要接受县里的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可能影响今后的提拔任用。

  有益尝试

  培育文明新风

  常山对“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赋予了更高的意义和期待。

  4月中旬的一天,常山县青石镇虹桥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们全票通过了把“赡养孝老标准”写入村规民约的决定。村党支部书记危耀土说:“比起标准,村民更乐见的,是县里对老人的重视和关爱。”

  80岁的刘爱兰精神矍铄,每次表决时都把手高高举起。“这些标准很实在,我有失地农民保险,每月能领1400多元。过年时5个孩子会分别给我1000元红包。”她说,子女们隔三岔五来看她或者打电话,感觉很幸福、很满足。

  十几年来,虹桥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老人与子女分家后,子女每年至少给父母500元生活费,条件好的给1000元。聂包纳是村里的老调解员,他说以前经常接到老人投诉“子女不给赡养费”。近些年来,村里很多老人办了养老保险,纠纷少了许多。“县里出台的‘孝老标准’让老人的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他说,村里设立了孝老红黑榜,树立正面典型,曝光不孝行为。

  在乡贤们的资助下,青石镇率先设立孝老基金,帮扶身体不好、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是常山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青石镇党委书记谢志宏说,它以德自治,提振人心,让乡风更文明,让乡村更和谐。

  常山将每年的“5·20”设为敬老日,每年为老年人上门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在“12345”热线设立孝老服务专线,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一名“孝老公益律师”,为90岁至99岁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的高龄津贴,县领导每年为百岁及以上老人祝寿等。眼下的常山,正形成万众孝老、合力打造“孝老之城”的浓厚氛围。

  育孝心、践孝行、传孝道,是常山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叶美峰希望,通过这项行动,激发子女孝敬老人、政府关怀老人、社会关爱老人的责任心,让以孝为核心的善良,沁入每个常山人的血液和骨髓。

  一座温暖的“孝老之城”,还意味着什么?“或许不是今年、明年,但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常山发展康养产业最具核心和独特竞争力的优势。”叶美峰说。(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聂伟霞 祝旖波 县委报道组 钱李源 通讯员 姜志军)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我要投稿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