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聚焦浙江
“战疫团”越来越强 衢州“医三代”奋战疫情一线
浙江文明网     2020-02-13 14:46:05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编辑: 吕若禾

  “17年前,您在一线,我在读书;17年后,我在一线,守护你们。”近日,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善弛,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消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给自己鼓劲加油。出身于医学世家的他,外婆、父亲、母亲、舅舅、堂弟等亲属都是医务人员,长辈们还参加过17年前的抗击非典战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作为医院骨干力量的张善弛于1月28日写下“请愿书”,并如愿进入医院隔离病区“作战”。在隔离病房中,张善弛还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观察住院隔离病人,收治新病人,病史询问、检查登记,写好病历后细心嘱咐……2月10日早上8时,38岁的张善弛刚结束12小时的夜间值班,又出入各个隔离病房,开始每日例行的查房。这天是张善弛入驻隔离病区的第11天,沉闷的防护服、压眼的护目镜、憋气的口罩……隔离病房走一圈就全身湿透,可他无暇顾及。“医务人员在这里每天都像是打仗。”张善弛说。

  让张善弛印象最深刻的患者是李娜(化名),刚入病区时她隐瞒了个人信息,而且情绪激动、总是挑毛病……张善弛花了好几天给李娜分析利弊,终于让她放下戒备。张善驰和她聊起家常,时不时还讲一些笑话,渐渐地和李娜拉近了距离。“衢州有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经治愈出院了,你也要加油!”张善弛的疏导和鼓励,让李娜信心倍增,心态也越来越积极。

  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张善弛花了很多心思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患者在这里没有家人的陪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难免会恐慌,他们就像是一群在阴霾中等待阳光的人。”张善弛知道,作为医护人员,自己要做的就是和患者“战”在一起,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陪伴他们渡过难关直到完全康复。

  因为连续工作,脱下防护服时已浑身湿透,张善弛十个指头被泡得白白的而且发胀;因洗手过勤,他的手洗脱了皮布满裂口。“没事!汉子糙一点不怕!”张善弛说,其实,隔离病房的医生和护士都很不容易:为节约防护用品,减少上厕所次数,护士们起床后就不敢喝水。护士长吴效芳本应晚上7时下班,却一直加班到晚上11时。同事杨根友在隔离点度过了他50岁生日……

  因为防疫工作的需要,张善弛将自己与家人隔离开,住进了医院统一安排的房间。

  得知张善弛主动请缨加入防疫一线,他的父母虽有担心,却十分支持。父亲还专门给他写了份抗病毒方案。张善弛说:“这份方案不一定派得上用场,但老人家就想尽自己一分力。”

  “他会这样选择,我一点也不意外。”妻子汪建珍说,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只要有急诊病患,张善弛总是随叫随到,不分白天黑夜更没有节假日。虽有些不高兴,但汪建珍还是默默地为他收拾好行李,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大包爱吃的零食。而张善弛觉得自己亏欠妻子太多:“她爱旅游,可结婚多年,每每制定好的旅游计划都被工作给打乱了,等打赢这场仗,我一定要带她去旅游。”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次工作前,张善弛都会给家人发微信:“开始工作了,平安,勿念。”下班后临睡前打开手机,看到妻子、女儿还有父母给自己的留言,他的内心便无比充实。一次下班后,他看到11岁的女儿给自己的留言:“爸爸,今天和病毒打仗打赢了吗?我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医生,和你一起打病毒。”这让张善弛心里暖暖的。

  几天前,在衢州巨化医院,张善弛的堂弟张善征也向医院递交了请愿书,希望能在一线发挥自己作用。“我们家的‘战疫团’越来越强大了。”张善弛笑着说。(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梅玲玲 通讯员 丰莉莎 刘威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