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志愿服务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地方文明网站 |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首页 > 聚焦浙江 > 头条
重塑江南佳丽地 建设美丽新余杭
浙江文明网     2017-04-14 10:19:55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毛宁

禅茶村——径山村村口的小微水体。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王珏 摄

未来科技城河道治理项目。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梦想小镇·闲林港亲水平台——人水和谐的有机融合。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水乡余杭,境内有苕溪、运河、上塘河三大水系贯穿而过,河道交错,塘漾棋布,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荣、与水为善。因为有水,余杭才如此美丽,是水,赋予了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灵气和神韵。

  流水潺潺,桨声悠悠,炊烟袅袅,杨柳依依……记忆中的水乡景色,如今却因为劣V类水的存在而黯然失色。

  全域剿灭劣V类水,重塑梦里水乡的优美景致,是每一个余杭人心底的期盼。

  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结束不久,杭州市余杭区召开了推进治水拆违暨“美丽余杭”建设动员大会,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余杭”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实现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着力打造山水自然更优美、人居环境更优良、生活方式更优雅的新余杭。

  如何才能把“美丽”书写在余杭大地上?围绕“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域美”的目标,余杭制定了十大专项行动。其中,以全域剿劣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专项工作,成为了美丽余杭建设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余杭定下目标,在全面剿灭劣V类水体的同时,还要基本实现“污水零直排”、截污纳管全覆盖。2018年、2019年两年时间进一步巩固提升治污成效,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各类水域水体洁净,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治水剿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扎实严谨的作风。余杭35位区级河长带领镇街和有关部门深入到河道剿劣现场,对河道污染现状和原因排摸清楚,科学制定了“一河一策”及全区的剿劣作战方案。

  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公示上墙,全面剿劣攻坚战已经在余杭大地打响。

  4月6日,治水拆违暨“美丽余杭”建设动员大会后,余杭立即召开全区剿灭劣Ⅴ类水工作推进会。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余杭将坚定目标,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攻坚剿灭劣V类水。广大党员干部立说立行,发挥“落实落实再落实,一线一线再一线”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确保打赢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为余杭百姓重塑江南佳丽地,建设美丽新余杭。

  坚定目标 打响“三大战役”

  按照余杭剿劣时间表:6月底前,区控及以上交接断面要全面剿灭劣V类水,同时治污为主的相关工程项目基本完成。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域剿灭劣V类水体的任务,今年年底前,做好水质巩固提升,确保全面剿灭劣V类水体。

  “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三年多来,余杭治水成效明显,这为全面剿劣打下了基础。但余杭境内河流众多,支脉庞杂,共有流经河道983条,总长1765公里,三大水系均为过境水系,水系水情复杂,引配水资源缺乏,剿劣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余杭区委、区政府坚定目标,迎难而上。牢固树立改善水环境就是改善发展环境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列的意识,从最难治理的断面、最难治理的河道抓起,治本清源,敢啃“硬骨头”。

  余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签下军令状,区委书记、区长认领剿劣难度最大的河道上塘河、余杭塘河。两个月来,区级河长以上率下,深入调研所担任河长河道的剿劣情况。各级河长、河长单位也在剿劣一线,不断交流完善“一河一策”剿劣工作方案。区治水办会同林水、环保、住建、农业等部门,在督查检查、水质监测、通报排名、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好落实工作。

  经过细致调研和前期积累的剿劣经验,余杭制定了“三大战役”,各个击破剿劣难点。

  河道治理大会战。区级河长着重抓好区控以上劣V类断面、35条区级以上劣V类河道的治理工作,全面落实“一点一策”“一河一策”,强化流域治水,对劣V类水体较多的上塘河流域、运河流域进行重点治理,全域联动。

  截污纳管攻坚战。按照“收集到位、输送顺畅、处理及时”的原则,全面梳理、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强化排水管理,整治错接乱排,从源头上规范排污。实现城市及乡镇建成区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标准并稳定达标排放;劣V类流域等重点区域完成区块截污,全面提升截污纳管水平。

  河湖淤泥歼灭战。2017年,省市下达余杭清淤任务为180万方。相关部门将积极探索淤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建立清淤疏浚的轮疏工作机制,主要河道开展污(淤)泥集中干化、固化工厂试点。

  聚焦重点 实施“三大工程”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系统思维,从全局整体的高度,系统科学地谋划好劣Ⅴ类水剿灭战。为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余杭重拳出击,全面实施重点剿劣工程,推动水质提升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展,真正实现全覆盖。

  2017年,余杭“五水共治”项目670个,计划投资29.4亿元,其中,治水剿劣项目529个,计划投资19.4亿元。重点在“截、清、治、修”四个关键环节上做足文章。

  “截”即截污纳管,完善全区管网运行维护机制,对区内4510家排水户(区块)进行雨污合流问题排查,7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清”即清除底泥,计划2017年清淤180万方;“治”即产业整治,关停“低小散”企业(作坊)100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13家;“修”即生态修复,2017年,全区计划实施生态调水2.4亿立方米。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实现从污水控源、污染整治、污泥清理到水体完美修复的蜕变。

  围绕截、清、治、修四字诀,余杭区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推进重大剿劣项目。

  一是实施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临平净水厂(20万吨/日)建设,力争2018年10月建成通水。加快实施崇贤污水处理厂、开发区印染区块污水厂提标改造。加快良渚污水处理厂三期调试,尽早投入运行。开展良渚污水处理厂四期、余杭污水处理厂四期前期工作。

  二是实施引配水体系提升工程。强化从区外的四路引配水(东苕溪、钱塘江向珊瑚沙、钱塘江向运河、下沙向乔司),实施铜山溪节制闸,通义港节制闸,以保证老余杭、中泰片区水体流动。扩容横山一、二级翻水站,拓宽、沟通张家埭港、莲花港局部河道,强化临平副城区域配水。所有项目预计在7月底前发挥配水功能。

  三是实施污水治理薄弱环节提升工程。根据前期排摸情况,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实际使用状况,下一步将对城郊农村生活污水因计划拆迁等原因还未治理、老城镇区域未截污纳管、纳管范围内破损管网、纳管范围内未截污纳管排水户等进行截污纳管处理。雨污合流民居,因规划拆迁、文保区原因未全面实施农村污水治理的村庄,有5200户需要进行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精准发力 强化“三大机制”

  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要形成无缝对接的任务推进机制、务实管用的责任落实机制、高效有序的内部运转机制、全民皆兵的协同作战机制。

  “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举”,如何把背水一战的决心落实到行动上,精准发力形成一套有效的剿劣推进机制?余杭通过河长制、会议推进制、考核问责制三大机制,精准发力落实党员干部的剿劣责任,同时通过舆论宣传,形成全民剿劣的良好氛围。

  河长制是保障责任落实的有效机制。“每一段河道,乃至每一个小微水体都有负责人,出了问题有的放矢,进行问责。”自延伸至小微水体的“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有污染,找河长”,已经成为余杭百姓的一个习惯。

  四五月份村社区换届完成,余杭将重点检查河长公示牌是否及时更新,新老河长是否完成工作交接。杭州水质APP的管理和应用,可以大大提升APP河长签到率和巡河率。余杭将切实贯彻落实杭州市对河长使用APP的新要求,对河长巡河轨迹、现场照片上传等内容抓好落实,提高河长巡河效率,方便公众参与监督。

  实行会议推进制度,继续实施好三个层面的治水工作会议推进制度,切实发挥好治水办牵头抓总的职能,健全完善“一办七组”之间沟通协调及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强化考核问责机制,按照《余杭区剿劣工作问题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的有关要求,做好约谈问责等工作,推动剿劣工作向纵深推进。坚持以水质论英雄,加强河道水质、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等考核。

  剿灭劣Ⅴ类水这场硬仗,是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的关键之举。这关键中的关键是实现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治水”的转变,因为绿水青山与每个人有关,而“五水共治”的最终受益者也将是每个人。

  抓好小微水体的整治管理,需要全民参与。余杭将结合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继续深化落实村(社区)网格长和“塘长”“渠长”的责任,达到省市考核验收标准。

  同时,当地将广泛开展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选树一批“最美治水人”、治水先锋、志愿者,推广“民间河长”“河小二”等特色做法,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治水工作,营造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

  通过开展治水宣传“六进”(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小手拉大手”、“河小二”治水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护河队等活动,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治水,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治水工作,努力提升群众对治水工作的满意度。

  余杭三年治水成就

  2016年是“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按照省市“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三五七、三步走”的时间表和“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的要求,余杭走完艰难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让那一抹江南好水的乡愁再度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三年来,余杭全区上下围绕省市总体部署,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以“清三河”“河长制”“污水零直排”作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实施治水项目超千个,总计投资105.6亿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五水共治”工作目标任务,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趋好,形成了一批治水工作亮点。

  原本的黑臭河经过整治后,水清岸绿成了提升城市品质的一大景观。梦想小镇的闲林港,艺尚小镇的北沙港,梦栖小镇的毛家漾港为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环境提升提供了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生活和生产“三生融合”,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创业人才入驻。

  治水倒逼转型成效明显。运河街道2100余亩“黑臭鱼塘”变身为“千亩荷塘生态产业园”,《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级2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往日污水横流的南苑街道“甲鱼村”关停后实施荷兰花卉园项目。

  联动治理机制实现创新。浙江省考核杭州的9个出境断面,其中5个在余杭。对于跨界河道的治理,余杭抓联动,实现协同治水,推行水岸同治、上下游同治和干支流同治。如在治理与海宁交界的上塘河,与下城、拱墅、江干等交界的和睦港、西塘河、余杭塘河、学堂港等河道,多方联动,协调治理,克难攻坚。

  率先将小微水体纳入管理,实现“渠渠有人看,池池有人管”。余杭以大联动、大网格等管理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行治水网格化管理。在“小微水体”治理过程中,在部分镇街(平台)推广编制“一村一清单”水系治理网格,并在每个“小微水体”网格内标明小组数和户数,实现“人进户,户进格,格进网”,逐步探索将河长制向“小微水体”延伸,创设“微河长”。

  在治水一线,余杭区还诞生了一大批“治水先锋”,为了宣传品牌,余杭区发掘、传播基层优秀治水人的先进事迹,同时利用余杭“五水共治”微信公众号、治水宣传“六进”活动、“寻找可游泳的河”专栏、治水文艺演出、河长固定巡河日活动等营造全民治水浓厚氛围。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余杭搭建智能平台,实行智慧监测、智力治污。如仁和街道普宁村引进上海交大“复合生物滤池+高效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实现了生态化的污水处理。余杭在全省首创淤泥淤积监测网和有毒有害淤泥监测网,“两网清淤”为河湖库塘清淤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浙江日报 张萍 沈旸)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我要投稿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