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聚焦浙江 > 头条
“世界精神卫生日”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浙江文明网     2018-10-10 10:31:43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的主题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据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达15.6%。专家认为应充分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我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同样应引起重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量以10%到20%的速度逐年增长,就诊年龄集中在5周岁到12周岁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近5年门诊量达73567人次,增长幅度为113.64%,而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近5年门诊量达13229人次,平均每年增长80.09%。

  “如果一个班级40人,起码有两到三个孩子患有多动症。”在浙大儿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荣旺的门诊当中,接近一半的孩子面临多动症的折磨。

  “多动症跟孩子本身发育有关,也有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内外因都有一定关系,特别是随着学业压力增大,导致孩子此类心理健康问题频出。”杨荣旺说。

  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精神科主任任志斌说:“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除药物治疗外,也要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家庭、教育治疗。”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孩子建立起信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奕權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14岁为界,小于14岁的一般就诊儿童心理科,多为心理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如多动症、品行障碍等;而14岁以上的青少年,常见有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与创伤相关障碍等心理问题。

  在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看来,公众意识的提升,对预防治疗至关重要。但专业医生人数少、患者需求多,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面临的最大困境。以杭州市为例,仅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少数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相关门诊。一位医生向记者透露,心理咨询耗时久,但每位医生普通门诊半天平均就要看近30个孩子。

  如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专家指出,应从早期筛查、早期评估、治疗康复三个环节入手,同时找寻孩子“心病”的成因,在全社会建立系统防治机制,学校、医院、家庭一个也不能少。

  杭州市七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谭忠林说,很多青少年在患病初期会出现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注意力下降等。家长要关注这些细节,若发现问题,尽早就诊,及时治疗。

  学校和医院是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两大“抓手”。浙大一院儿童青少年门诊主治医生周韦华认为,学校应适时对心理健康高危对象开展筛查,及时将筛查为阳性的儿童青少年,推荐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诊断;医院应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在家长认可的同时反馈至学校,促进学校、家庭对治疗的配合和理解。目前,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已与全省多家中小学“牵手”,应对学校出现的儿童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

  “要帮助孩子,首先要做的,是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许毅说,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有平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明白他们的想法、感受、困惑和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扫除阴霾,让内心充满阳光。(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陈宁 见习记者 沈听雨)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