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 中国审美,如何实现国际表达
· 绍兴全域推广光明影院
· 在之江大地续写文明新篇
文明播报  
>>更多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 特殊快递背后是曾被杭州帮过的母子的心意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宣传思想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用好《问责条例》这一利器
浙江文明网     2016-07-28 09:46:20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中央出台《问责条例》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促进负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牢记“权力”更多是责任、是担当,绷紧责任的弦,践行自己的承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真正做到从一而终、坚守初心、终身负责。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要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学习贯彻《问责条例》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联系实际、深研细学,抓好落实、见诸行动,坚决维护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问责条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担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肃问责违纪违法行为,言出必行、令出如山,使强化问责成为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和管党治党的有力武器。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问责条例》出台为契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深刻认识《问责条例》是管党治党的新利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重要制度创新 

  《问责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方向,扎紧问责的制度笼子,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对于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和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一起,构成了以党章为遵循、以责任为导向的制度体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问责条例》是对问责成功经验的固化与升华。条例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通过整合规范现行各类问责制度,实现了问责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问责条例》是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进一步廓清。条例从党内法规的层次,把权力与义务、责任与担当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责任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问责条例》是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的制度保障。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剑指当前管党治党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等现象,作为必须问责的情形,特别是强调对问责工作的再问责,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有利于推动“两个责任”落深落细落实。归根到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央出台《问责条例》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促进负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牢记“权力”更多是责任、是担当,绷紧责任的弦,践行自己的承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真正做到从一而终、坚守初心、终身负责。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贯彻落实《问责条例》,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的常态 

  王岐山同志指出,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要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学习贯彻《问责条例》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联系实际、深研细学,抓好落实、见诸行动,坚决维护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问责条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制度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

  一要学深悟透精神、细化执行办法。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落实主体责任,周密部署、迅速行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支部学习、辅导报告等形式,把《问责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传达到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掀起学习贯彻《问责条例》的热潮。要把学习贯彻《问责条例》与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通过有层次、有重点、有节奏的学习宣传,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吃透《问责条例》的精髓要义。要把中央精神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把问责事项、方式、程序等具体化,推动问责制度落地生根。

  二要抓好责任分解、层层落实责任。《问责条例》坚持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的原则,不仅把问责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也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的工作部门,这是问责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各级党组织以及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的工作部门,都要主动担责,层层传导压力,做到责任具体、到岗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做深做细中落实责任要求,在抓严抓实中强化震慑效应。各级纪委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更新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把监督做细做实,增强监督实效,同时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纪律来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动真格、敢碰硬,使问责利器在实践中释放威力、更加锐利。

  三要敢于较真叫板、坚决问责到底。要以《问责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充分发挥问责的利剑作用。要抓住“关键少数”,聚焦突出问题,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不能有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害的,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四风”问题仍然突出的,对巡视发现的问题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对腐败问题严重、不作为乱作为、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要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要问责到底。要定期报告问责情况、及时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对不敢问责的还要反向问责,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问责条例》,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贯彻执行《问责条例》,不断强化“一事未办妥,寝食难安;一事有闪失,如芒在背”的责任感,知难而进、锲而不舍,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更好地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负责,为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担责,为实现高质量、均衡性发展尽责,用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要敢于得罪人,让批评成为常态。多批评人才能少处理人,严管干部才是爱护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做到抓早抓小、较真碰硬,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决不能爱惜羽毛、不敢亮剑,决不能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约谈提醒、教育批评,咬咬耳朵、扯扯袖子,让其红脸出汗,悬崖勒马。

  要争做“狮子型”干部,让干事成为风尚。问责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理人,而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担当的精神,拿出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精神状态,增强闯的魄力、争的意识、抢的劲头、拼的勇气,抖擞精神、甩开膀子,一往无前、勇开新局,干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忠诚,干出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气势,干出上下同欲、戮力同行的合力,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干出党员干部的形象,干出党委政府的威信,干出老百姓的口碑,干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风范。今明两年是换届之年,我们要发挥好市县乡换届的指挥棒作用,把“实干”的导向亮出来、立起来,把那些敢于冲锋、能打硬仗、能干成事的“狮子型”干部重用起来;把那些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干部调整下去。特别是要出重拳治理为官不为,大力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困难面前当逃兵、关键时刻撂担子、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干部,坚决摘掉“太平官”“逍遥官”“玲珑官”的帽子,真正实现“去庸人而用才干”。

  要强化表率示范,让人格成为力量。“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领导干部失职失责、管党治党不严,就会在问责问题上失语,也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手电筒对着自己照,自觉接受监督,言行一致、当好表率。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对党的理论至信而深厚,对党的事业执着而热情,对党的组织服从而忠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不贪不占、坦坦荡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树立良好的家风,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用道德力量去赢得人心、推动工作。

  (作者系浙江省委书记 原载7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