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思想道德
国学大师姜亮夫:修辞立诚,天下文明
浙江文明网     2017-05-08 10:41:45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毛宁

  今年5月19日,是姜亮夫诞辰115周年纪念日。

  五年前的110周年纪念日时,姜亮夫生前的1300多件史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图书馆展出。这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毕生心血,由他的家人捐赠给浙大档案馆。

  姜亮夫几乎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他给中文系七八级毕业同学赠言是:“修辞立诚,天下文明”。谈到恩师的学术,浙大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云路的概括是:“宽无涯涘。”

  姜亮夫就像金庸小说中的主角,在学术的江湖里博采众长。

  他的研究

  “宽无涯涘”

  姜亮夫先生常年戴着一副眼镜,在啤酒瓶底般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略显浮肿的眼睛,到了晚年,因为视力只剩下常人的千分之几,他不得不把书凑到鼻子跟前,上下来回移动,凭着笔划轮廓“认”字。

  想起姜亮夫,王云路的脑海里,就跳出这样的形象。

  王云路是姜亮夫的入室弟子,老师的治学态度给她很大的影响,并让她至今难忘。

  “就是靠着这双眼睛,他一生潜心研究,共有27部专著和近百篇论文传世。”王云路说,“其中,二十四卷的《瀛涯敦煌韵辑》基本恢复了在我国已经亡失了千余年的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残本,《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敦煌学的著作,《楚辞通故》一书更是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宽无涯涘”王云路用这四个字来评价姜亮夫先生的学术成就,借以说明他学术视野极为宏远,研究范围极为广阔。

  这个评价,权威的说法,可以用《姜亮夫全集》的前言里的一段话来概括:姜亮夫被公认在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学、历史学四大方面有杰出学术成就,共有专著1250万字传世。

  他的治学

  一个神秘布袋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姜亮夫,1926年9月,考取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清华园学术氛围浓郁,学习环境优雅,他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后又拜章太炎先生为师,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王云路记得,姜亮夫有时候谈兴高,会海阔天空地讲怎样得到这些大师的悉心教导。

  比如,姜亮夫会给王云路讲梁启超的“古书的真伪和辨真伪的方法”。“他说梁启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先秦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校勘、考证、训诂以及学术系统分析来比较书的真伪及其年代,使他打开了读古书的眼界。”

  1935年,姜亮夫卖了几部书稿,筹款自费去了法国留学。他在巴黎的博物馆、图书馆里看到了我国早年流散到法国的敦煌文物和经卷,痛心疾首之后,为了准确无误地把经卷上的文字带回祖国,姜亮夫手抄录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有时候一天只能弄出一两行。而完成一部书稿,需要四道工序。“等做完这项工作的时候,他的视力下降了600度。”姜亮夫的女婿徐汉树说,再加上长年伏案工作,晚年的岳父几乎失明。

  “我们去看望姜老时,站在他面前,有时他看不清是谁,一定要先听声音,自报姓名。” 王云路感慨。

  姜亮夫治学的方式,也极为有趣。

  “他有一个特殊的布袋,打开来像讲义夹。夹的两片内页上布满一个个小纸袋,袋中分类插有一张张金文的印模字。每张一字,有些字旁有考证的短文。”徐汉树在岳父的遗稿中,发现了这个布袋,“他平时在阅读《考古》、《文物》及重要书刊登载的金文图像资料时,他会把这些图像描印下来,然后分类插入相应的小纸袋中。”

  日积月累,姜亮夫的金文资料就是这样慢慢收集起来的。

  徐汉树数了数,这个布袋中,一共有600多张(字),“从图形的变化来考证汉字演变规律,姜亮夫的《“中”字形体及其语音衍变之研究》一文就是这样产生的。”

  “他说做学问就像在水塘里打桩,打得越深,旁边的东西就越来越吸附到一起,学问的根基就越来越深,否则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一个归属。”这是成为姜亮夫的入室弟子后,王云路听到的第一次教诲,“姜先生这是告诉我们,学问重在打基础,而且从一本书、一个领域入手,这个研究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人物名片】

  姜亮夫(1902-1995),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

  他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诸先生,后又拜章太炎为师。与他往来的,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响当当的人物:张宗祥、徐悲鸿、陈望道、王元化……

  姜亮夫的前半生都在战乱和变革中度过,直到1953年来到杭州,执教浙江师范学院(后改为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从此安心学术。在西子湖畔四十余年,二十多部专著,倾泻而出。

  在古稀之年,为抢救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姜亮夫临危受命,开办《楚辞》进修班,为全国十余所重点大学培育楚辞学专业研究人员。1986年,教育部又聘请姜亮夫培训敦煌学研究人员。1983年,姜亮夫还受命组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钱江晚报记者 王湛 郑琳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