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聚焦浙江
小商贩 大先生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浙江文明网     2024-04-10 16:08:15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1997年6月,张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远眺家乡的方向。刘育平摄

  清明。上虞张杰中学的一座铜像前,手工折叠的小白花一朵朵“开放”。微风中,白色的花瓣轻轻摇摆。

  花朵映衬着“张杰”,一位从浙江上虞梁湖镇①华光村走出来的香港小商贩。上世纪70年代起,他不遗余力资助家乡的中小学,经年不辍。

  2024年2月18日,张杰在香港辞世。在他离开的第一个清明节,家乡的人们再次想起——

  1979年,他向上虞中学赠送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上个世纪80年代,他陆续捐赠实验器材、教学设备、体育器材;

  1988年,第一座“张杰楼”在上虞中学拔地而起;

  40多年来,他先后捐资1500余万元,在上虞建起22座“张杰楼”,并成立了张杰教育基金……

  成千上万的上虞学子受惠于张杰对家乡的拳拳爱心。他的故乡莺飞草长,“张杰楼”里,书声琅琅。

  

  阿龙

  张杰的故事,要从他最遗憾的那件事说起。

  他出生的1928年,是农历戊辰龙年,村里人按照习俗,“阿龙、阿龙”地喊着他。他的家在华光村小河埠头12号——一座刚好可以遮风挡雨的木结构房屋。

  和村里所有孩子一样,小时候的阿龙每天玩耍、打闹,给家里帮工打杂。离家不远的老街上有所学堂,即便又破又小,但里面不时传出来的读书声,还是让阿龙充满好奇。

  几年后,他也坐进了学堂。方正的教室里,有一块黑板和一个讲台,桌子和凳子是拼凑起来的,高高低低。上课时,老师站在前面念一句,阿龙和同学们就跟着念一句。原来,读书就是这样子的,阿龙很喜欢。特别是大家齐声念书的声音,比他在山上听到的小鸟歌唱都要美——以前,他以为,那是最好听的声音。

  阿龙在学堂里学会认字、写字。学堂里的同学来来去去,有的人旷课,说家里农忙,要帮工;也有的人被家里喊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念书。

  11岁那年,阿龙也被父亲叫走了。

  “学不要再上了……跟你叔走吧。”

  “去哪里?”

  “到外面去,讨生活。”

  那是风雨飘摇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镇上的人们三三两两从河埠头坐上木船,沿着四十里河去向广阔的大海,再到外面的世界讨生活。

  阿龙在普通的一天,登上一只风篷船(一种带风帆的大木船)。11岁的少年,随着远行的船只摇摇晃晃,他的心里想着:“我要归来念书咯。”

  华光村村民再见到阿龙,已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他带着“张杰”的名字,穿着笔挺的对襟衫马甲,个子很高,眼神很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小孩子们被大人催着上前,害羞地喊上一声“阿龙伯”,然后飞快地从他身边跑过,调皮地再跟上一句:“他是香港大老板咧。”

  岁月流转,阿龙家门口的小池塘对面,有了镇上第一所中学——梁湖中学。

  得空时,他会到学校里“荡荡”,学校里仅有一座水泥平房和一座砖木老楼房。梁湖中学校友王炎灿②记得,每逢张杰来,同学们都会喊声“阿龙伯”,希冀从他口中听到些外面的故事,但阿龙认真地说:“年纪小来(方言:年纪还小呢),读书最要紧。”

  阿龙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学堂,琅琅书声在他的梦里,深深浅浅地浮现。

  

  “香港大老板”

  “叮……叮……”

  县委报道组③的办公室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教育局打来的。“记者同志,我们想提供点线索,一位香港的上虞籍商人,给村里的小学捐了不少东西……”

  40多年前,现已退休的浙江日报记者老章,还在上虞县委报道组工作。他赶到华光村村小时,孩子们刚刚领到新的本子、铅笔、尺子,兴奋不已。可捐助的港商已经走了。听老师们说,他叫张杰,就是华光村人。

  老章四处打听张杰的信息,他发现,这个名字,总是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1979年,大部分人还没见过黑白电视机,上虞中学就有了一台20英寸的彩电。老师和同学们把电视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听说神秘的捐赠者是一位“香港大老板”。他这样大方,是想尽乡亲的本分,让孩子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长见识。

  在上虞的其他学校,张杰还时不时给实验室捐烧杯、酒精灯、烧瓶,给教室捐电风扇……

  后来,捐的物资里出现了体育器材、生活用品,甚至还有钢琴、手风琴等乐器。

  老章终于在上虞中学的教学楼里见到了张杰。

  “张先生吗?我是报道组的,想采访你。”

  对方比划了一个轻轻下压的手势,示意他等一等。

  这位又高又瘦的中年人,正在教学楼走廊上的教室窗边听课。他听得投入,眼神专注:有人举手发言了,有人开小差挨批了,大家开始齐声朗读了……他的身体刻意回避,不想让孩子们因为窗外有人而分心。整整一节课。他没有一句话,也没有挪动身子。

  当时,上虞中学的教学楼还是上世纪50年代盖的苏式工字楼,墙壁是红壤和稻草混合碾碎搅拌后粉刷的,总是脱落,木质的窗户很小,光线微弱。

  张杰皱着眉:“小宁来埭个种屋里,奈格读书哦?(方言:小孩子们,在这种屋子里怎么读书哦?)”他找到了校领导。

  “捐楼?一幢楼?”担任学校总务处主任的李永昌突然听到张杰这么说,有些惊讶。毕竟,那是物质尚不富足的上世纪80年代。

  张杰不光要捐楼,他还要亲自监工。

  直至今天,人们依然记得1987年的夏天。烈日当头,这位“香港老板”戴了顶草帽,把自行车往墙上一靠,就“驻扎”在工地了。

  张杰同建筑承包商一起审看图纸、置办材料、核对每一笔账目。他甚至拿着钉子测量墙上石灰的厚度,蹲在地上清点钢筋的数目——一根也不能少,绝不允许偷工减料和铺张浪费。有的工人说起“风凉话”:“别人家老板捐钱归捐钱,哪个像他这样,管噶许多(方言:管那么多)。”

1988年,张杰捐资在上虞中学新建第一座“张杰楼”。刘育平摄

  1988年8月,上虞中学的第一幢“张杰楼”竣工。工程负责人龚佳芳收到了一块张杰从香港带来的金牌,这是表扬他把楼造得坚固又漂亮。

  孩子们坐进了近10米长、7米宽的标准教室里,墙壁刷得雪白,窗户又大又亮……

  1989年,“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创立,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触动了整个中国。

  步入花甲之年的张杰,比以往更频繁地回乡。他不仅出现在家门口的学校,得空时,还往更深的山区跑。

  一个冬日,上虞南面的深山冷坳落了雪,山坡上的梁湖玩石小学“放假”了。“校舍年久失修,漏风又漏雨,这种天气我们不敢让孩子来上课。”校长一番话,让张杰又皱起了眉。

  不久,“张杰要造教学楼”的消息在玩石、永和、覆卮,乃至上虞最偏僻的陈溪乡虹桥村传开了。

  这一次,张杰没有“精打细算”。在永和镇中,当他得知校舍若要朝南,山坡上重新打地基要多花几万元,他毫不犹豫拍板:“多花点钱又没关系。”

  龙浦中学的教学楼建好后,大家说还和以前一样叫“张杰楼”吧。可张杰告诉校长,想换个名字。

  “就叫‘希望楼’吧。”“希望工程”的“希望”。

  

  小商贩

  这位捐资助学的“香港大老板”在上虞名气很大,家乡的人们总想着去看看他。

张杰夫妇每天很早便开门迎客。刘育平摄

  上虞老乡顾志坤到香港时,已经入秋。车窗外是无尽的繁华,高楼起起伏伏,街巷交错嘈杂,远处隐约是繁忙的港口……

  上世纪80年代末,寸土寸金的香港街头,小商贩们想着法儿占尽任何一点空间,店铺挤在一起,招牌叠加招牌。霓虹闪烁中,找到张杰,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他就是。”有人指向街对面。

  香港九龙尖沙咀加连威老道24号,黄色的“上海创兴公司”门牌算不上特别醒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弓着腰,裤管卷得高高的,身旁摆着两只蟹盆。

  身为浙江日报通讯员的顾志坤,从包里掏出采访本和笔。“张杰先生吗?”他又确认了一遍。

  “是咯是咯,奈到哉啊!(方言:你们到了啊)”老人乡音未改。

  张杰放下一只刚捆好的蟹,直起腰,在围裙上揩了揩双手。消瘦的手上,布满了被蟹钳划伤的口子。“你们都讲我是赚大钱的老板,大钱是赚不到了,一分一厘都是流血流汗换来的。”

  顾志坤瞥见一个用来收钱的旧铁盒,里面多是几块钱的硬币或纸币。眼前这间小卖部,实则是一个仅有五六平方米的楼梯间,货架上、地上和桌上铺满了茶食、糖果、日用品等杂货,门口又辟出一小块地方售卖大闸蟹、粽子和茶叶蛋。

张杰在包粽子。刘育平摄

  万万没有想到,这就是在家乡上虞捐物、捐楼助学的“香港大老板”,顾志坤的鼻头一酸,上前紧紧握住张杰的手。

  杂货堆里,这位“香港大老板”讲述了故事的另一部分。

  1939年,11岁的张杰离开故乡梁湖镇华光村,到上海做了20多年小工,艰辛求生。1959年,31岁的他辗转到香港打拼,先后在五家南货店做伙计,直到1978年,终于用辛苦积攒的钱租下一个楼梯间,做起了杂货铺的“老板”。

  上世纪80年代,内地和香港往来频繁后,张杰一家得以团聚,开始同甘共苦的香港岁月。店里的螃蟹,从深圳或者更远的地方进货,张杰夫妇没有车,几十斤、上百斤的货物全靠手拖肩扛运到店里。几个女儿在店里帮忙包粽子,包好后要在大铁桶里煮上好几个小时。小店在一楼,仓储在楼上,上上下下没有电梯,每一件货物都得人工搬运。

  生意渐渐稳定后,张家才添置了一间30平方米的公寓。一家人的生活虽然一点点改善,但他们依然粗茶淡饭。自己卖螃蟹,家里餐桌上却很少出现虾蟹,往往一碗米饭,一份青菜、一盘豆腐就打发一顿。因为地方实在太小,一家人吃饭还得轮流上桌。有阵子一家三代11口人住在一起,床铺不够,到了晚上就得睡地板和拆下来的窗板。

  张杰的“斤斤计较”是出了名的。

  三女儿张蕉珍常看到父亲为了通宵顾店,抽烟提神。虽然自己的店铺也卖香烟,但他只挑最便宜的抽。有一年张杰因为治疗胆结石花了1万多元医药费,他拿着收据对了又对,心疼不已。出院后,他咬咬牙把烟戒了。

  1988年春节,张家唯一的儿子张唯纲要结婚了。张杰把儿子、儿媳叫了过来:“你们去旅行结婚,能省下1.5万元钱。这笔钱能为老家的孩子们买不少东西呢。”已经习惯并了解父亲的唯纲,通情达理地点了点头。

  夏天的香港炎热难耐,外孙女放学到小卖部拿冷柜里的橙汁,也要躲着点阿公。万一阿公看到,又要训人:“拿东西吃,要和我讲一声咯。”“小卖部的东西,是要卖钱咯。”

  邻居们看到小铺生意不错,劝张杰买间大点的房子。他不同意,买了房子只有一家人住,把几百万省下来,就能让许多人读上书。

  顾志坤返程的那天,火车站月台,发车前几分钟,一个小小的人影由远及近,匆忙而至,是张杰。

  “张先生,我们昨天道过别,你赶来,还有什么吩咐?”

  “火车上的东西太贵,你们不要浪费钱,这包茶叶蛋拿着吃。”

  接过那个塑料袋,顾志坤能感受到温热。这是张杰和妻子早早起床,特意为他准备的。

  一声“谢谢”刚到嘴边,那个小小的人影又匆匆离去。

  

  张爷爷

  香港加连威老道的街坊们记得,江浙口音的张杰,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陈春澜中午吃过的一条鱼,只剩下鱼骨,还叫佣人留着,到晚上加点汤,撒点盐,就又是一餐……”

  一百多年前,上虞实业家陈春澜,在小越横山办起了一座春晖学堂。风云岁月,人杰地灵的白马湖畔,吸引了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名师荟萃的场景,至今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华章。

  捐资助学的40多年里,张杰也如他的老乡陈春澜一样,成就了许多人的人生。

  上世纪80年代,12岁的周益华成为上虞中学的一名初一新生。新学期伊始,他掰着手指算了算:上学又要花掉家里不少钱。

  有一天,老师通知他参加一场助学金发放仪式。听说,那位名气很大的“香港老板”要来。上台的队伍缓缓移动,一个牛皮纸信封递到眼前,周益华抬起头一看,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大伯,笑得很温和。

  信封里,是崭新的6元钱。

  往后几年,助学金从6块钱,到几十块、几百块,甚至是5000块一笔。周益华从中学读到大学。步入社会后,他成为了北京虞商联谊会会长。

  在张杰的帮助下,许许多多上虞的孩子开启了和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孩子们,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周益华记得,张杰每一次回到学校,一定会说这句话。

  在上虞不同学校老师们的记忆里,平时随意的张杰,在每次校园演讲前,都要拿着笔,提前好几天,认认真真写好发言稿。每次讲到“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句,他都会特意把语速放慢,注视着台下,一字一顿。

  张杰的年纪越来越大,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张杰楼”里琅琅书声从未间断,一代代的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长大。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香港加连威老道来了一群内地小学生。“张杰先生的店铺在哪里?”领队的老师四处打听。

  后来接手张杰店铺的绍兴人许芝芳听出家乡的口音,他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来。

  孩子们探头探脑打量着这间小小铺子,说他们是从浙江上虞来的,想到张爷爷的店里看一看。许芝芳说,我可以联络张杰先生赶来。老师连忙摆手:“天气太热了,不用麻烦他出门。请您转告张先生,上虞的小同学们记得他。”

  许芝芳很是感动,他告诉千里迢迢赶来的孩子:“这里卖的东西价格没有变过,张杰爷爷当年卖多少钱,现在也卖多少钱……”

  离别时,他送了每个孩子一个茶叶蛋,“和张爷爷煮的味道一样。”

  和当年的这些小学生一样,上虞人一直以有张杰这样的乡亲而自豪。他们记得上世纪90年代,张杰曾对家乡的学生说:

  我幼时贫困,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一生只好以苦力挣钱,养活老小。我不想让家乡后代再像我一样吃苦受累,因此决定捐资兴学,希望后辈用功读书,未来报效祖国。

  

  中国人

  1997年6月的一天,69岁的张杰早早起了床,他有些“反常”地没有拿那几件常穿的T恤。镜子前,他把花白头发梳得齐齐整整,又从衣柜里挑了一件条纹衬衫和一套灰西装,再特意给红色的领带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

  香港回归前夕,上虞摄影师刘育平想为张杰拍张照。那天,张杰神采飞扬:“到维港去,伢走勒过去(方言:我们走着去)。”

  一路上,阳光灿烂。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张杰特意放慢脚步,他走走停停。1997年7月1日越来越近,多少中国人心潮起伏。

  夏日的维多利亚港分外迷人,蓝天白云,海风徐徐,宽阔的水面上,白色船只来来往往。

  “祖国强大,我腰背都直了。”张杰眺望许久,他的手指向北面:“朝那边拍。”

  这张后来被许多报纸刊登的照片上,张杰眼神明亮。但少有人知道,他遥望的方向,正是家的方向。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歌声定格了80多年前,11岁少年阿龙跳上木船的场景。从此,四十里河到香江之畔,海风吹拂了五千年,吹不散一张张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吹不尽一生桑梓情深。

  张杰中学校园里,同学们在崭新的教学楼前活动。刘育平摄

  2024年,甲辰龙年。在浙江上虞的“张杰楼”里,书声依旧,就像每个春天如期而至的新绿,年年岁岁,绵绵不绝。

  注释:①2017年,梁湖镇撤镇设街道;②现任梁湖乡贤研究会会长;③1992年,上虞撤县设市。2013年,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潮新闻 陈宁 姜晓蓉 林晓晖 朱银燕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