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思想道德
一句承诺,一段40多年的情义,杭州这位老人上了浙江好人榜
浙江文明网     2022-04-29 14:02:59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说的是季布这个人很守信用,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都要办到,并从未失信于人,于是当地的人都赞誉季布说“宁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今年虽已是古稀之年,杭州市钱塘区多蓝水岸蓝波苑居民胡松山却脸色红润,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和季布一样,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松山松山,岁寒知松柏,一诺如泰山,因为一句承诺,胡松山用尽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兑现。

  胡松山的故事是去年10月底,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从下沙社区星野社区一位社工处得知的(此前报道详情戳:“我答应过他的,要给他养老送终”,一句承诺,一段40多年的师徒兄弟情)。

  因为一件好事,胡松山被更多人认识:为了一句“我给你养老送终”的承诺,他坚持陪伴照料同事裴理荣十四年直至离世。

  2022年1月,第十七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揭晓,胡松山光荣上榜。

  前不久,他又被评为“浙江好人”。

  今天(4月27日),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温暖的故事吧!

  相识 

  1970年初,初中毕业的胡松山从老家宁波慈溪来到了杭州乔司,曾在杭州乔司农场的杭江酒精厂工作过,后来又到了乔司农场里面的杭江皮鞋厂工作。

  1981年,在皮鞋厂里,胡松山和裴理荣相遇了。“我们都是皮鞋厂职工。当时,我是车间主任,他是检验员。我们车间生产的皮鞋,都要经过他的检验才能出厂。为了提高皮鞋合格率,我经常去找他讨论有哪些质检问题、怎么把皮鞋做得更好。”

  胡松山是一个爱讲话、性格活泼的人,裴理荣则是心思细腻、性格沉稳,一来二去,两个看似性格迥异的人却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

  1936年出生的裴理荣有高中文凭,在成为皮鞋厂检验员之前还当过老师。工作之余,裴理荣会讲些历史给胡松山听。“他比我年长16岁,我就叫他‘裴老师’,一叫就叫了四十多年,其实,在我心里,视他为兄长。我没读过多少书,可喜欢听他讲历史了。每次来我家,他还会给我儿子辅导功课,就像家人一样,小孩子也喜欢叫他‘外公’。”

  “裴老师,是个很喜欢热闹的人。一放假,就要去周边转转走走。”几乎形影不离的两人关系太好,甚至好到让胡松山新婚不久的妻子“吃醋”。胡松山说,有段时间他总跟着裴理荣到处走,为此,他还买了辆自行车,“他不会骑,就让我骑车带着他,杭州市区,他老家海宁,我们都经常去。反正,我们就是关系好,像兄弟,又像师徒。”

  胡松山家里有一本相册,里面夹着很多胡松山与裴理荣的合影,照片里定格下两张还年轻的脸庞,“每次单位组织疗养,我们都是一起去,还会拍上一张合影。工作上相互扶持,生活上守望相助,他是我的老大哥。”

  承诺 

  大概在1996年,裴理荣退休了。退休后,他到一家酒店当过几年仓库管理员,然后回了老家。两人虽然见面次数少了,但一直有联系。

  胡松山原以为,随着身居两地,两人的交集会越来越少。但他怎么也没又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人,这段看似平常的友谊,还会继续影响自己的一生。

  2006年,裴理荣再次回到了杭州,回来时还有点心灰意冷的样子。裴理荣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没有子女,后来在老家认了一个养女。可能是因为他这个人脾气有点倔,在老家跟亲戚和养女关系处得都不太好。

  “从养女家回到杭州生活后,他在杭州又没有亲人又没有房子,就有点想不开了,要跳钱塘江。”胡松山回忆道,他当时一把拉住裴理荣劝道:“不要这个样子,你有困难就和我说,好好活下去。”

  做事麻利的胡松山马上行动起来,他立马跑到原单位各种找人,跑上跑下为裴理荣申请到了单位公寓。

  “以后你为我养老送终吧。”也许,在裴理荣眼里,胡松山已经成了他唯一的依靠了,当这句从裴理荣嘴里说出来时,胡松山先是一惊,思量片刻后答应了。

  照顾眼前这个七十来岁的老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胡松山像以前一样,隔三差五就送饭送菜去裴理荣的家,陪他吃饭,陪他散步。

  “老胡,你做这些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嘛”,“这么个倔老头,你帮他也得不到回报啊”……胡松山身边有人不理解,认为他是给自己找麻烦。

  为了让自己“对裴理荣的照顾更名正言顺”,2007年,胡松山不止有了一句承诺,还有了一纸协议:他拉上老婆,办理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并进行了公证,里面明确表示,胡松山负责裴理荣生前的扶养以及去世后的丧葬等事宜。值得一说的是,在公证时,裴理荣没有任何财产和债务。

  陪伴 

  在胡松山家人眼里,裴理荣早已是家里的一份子了。有段时间,胡松山工作忙,他就直接将裴理荣接到了家里,一住就是三年。但裴理荣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执意搬了回去,胡松山拗不过他,只得同意,然后有空就去照顾他。

  虽然独居,裴理荣的自理能力却不强,家里要换电灯、修水龙头,都要找胡松山。搓后背、剪指甲,这些日常琐碎的事情,胡松山也一件不落。“每个月,我要定期带着裴老师去配药,他爱吃鸡肉,即便我们都不吃鸡肉,也会单独给他做一盘……”

  从2007年开始,胡松山都会邀请裴理荣一起过年,全家老小其乐融融。“裴老师还会给家里的小孩包个红包,他是打心底里高兴。”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裴理荣身体状况越发不好。2016年开始,裴理荣患上高血压症需要服药,胡松山每隔28天就记着帮他去医院配药。2017年元旦,胸闷的裴理荣到东方医院看诊,医生一看立马要求装心脏支架,就问同来的胡松山材料选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贵的总要好一点,那就装进口支架。”

  “他真的老了,能陪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2019年开始,八十多岁的裴理荣大小便失禁,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胡松山索性让他直接搬去了自己家,全心全意照顾他。“他一辈子都爱干净,心里肯定会受不了。”夜里,胡松山听到动静,跑到裴理荣房间,看见他正佝偻着身体,清理着地上排泄物,胡松山的心里一阵酸楚。

  洗衣服、做饭、打扫卫、陪聊天、陪散步……从当年的1月份到10月份,胡松山细致而温暖的照顾,让居住在胡松山家里的裴理荣感动不已。

  一直陪伴在裴理荣左右的胡松山,他自己身体其实也并不十分硬朗,由于家族遗传,他从34岁开始就要服用降压药。很多时候,身高1米67的胡松山需要咬牙搀扶着高出自己半个头的裴理荣,不怕苦,不嫌脏,就像对待亲人一样。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胡松山做到了。这让裴理荣心里感动,他常常不吝啬地对外人说:“有松山在,真的是我的福气。”

  那段时间里,胡松山90多岁的母亲身体也不好,需要他赶回宁波老家陪护,“我当时放心不下裴老师,两边都是我最亲近的人,两边都需要我。”那是胡松山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体力和压力的双重负担,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胡松山的儿子知道了父亲的难处,直接请了假,让父亲安心回老家,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照顾裴理荣。

  “我们很多年轻的社工,都以为裴爷爷和胡大伯是一家人。”杭州钱塘区下沙街道星野社区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照顾得很好,我们每年慰问社区老年人,也都是通过胡大伯联系裴爷爷。”

  离别 

  裴理荣的状态越来越差,需要专业的医护照顾,2019年10月11日,他住进了区里的新城医院,到了2020年3月又转院临平坚信康悦老年病医院。为了能照顾他,胡松山从下沙搬到了自己在九堡的另一处住处。“从九堡去临平的医院,坐地铁只要10多分钟就好了。”

  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只要一接到来自医院的电话,胡松山都会迅速赶去。“我感觉每一次见他,都可能是最后一面。”

  胡松山记得,2021年10月15日是他和裴理荣最后一次握手。“他已经不会说话了,但他看着我,手握得很用力。”说着说着,胡松山哽咽起来,“我知道的,他在跟我道别了。”

  去年10月28日凌晨5点多,胡松山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裴理荣的情况不好了。胡松山赶紧起床,赶着第一趟地铁去医院。“等我赶到的时候,他已经……”

  裴理荣走后,胡松山按照他生前写的遗嘱,葬礼一切从简,“不用花圈,不叫亲人、朋友、学生,一切事情由胡松山经办……”

  胡松山按照与裴理荣的约定,把裴理荣安葬在了自己的宁波老家。“在那里,还安葬着我的其他亲人,以后回去,我都能去看看裴老师。”而在裴理荣的墓碑上,刻着“义子胡松山……”

  操办完裴理荣的后事,胡松山去医院收拾了遗物。在医院里,他发现了一根拐杖,这是他送的,裴理荣生前一直在用。“自他走后,我心里空落落的,我拿回了这根拐杖,就仿佛是这位老朋友还在我身边。”

  今年70岁的胡松山记得,自己当年从宁波来杭州单位入职考试时候,考了一门语文一门数学,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回忆》。他笑着说:“人老了,总喜欢回忆以前的事儿,想想那些人、那些事,就觉得活着还是有滋味的。”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由于疫情,胡松山没法去给裴理荣扫墓。但在那个清明的夜晚,他安静地倚窗而立,望着远方,思念。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胡松山可以坚持这么多年,他说:“一诺值千金!既然答应了裴老师,要为他养老送终,我就一定要做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谢春晖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