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化建设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浙江文明网     2013-03-26 08:52:49
 稿源: 浙江日报
 编辑: 金 妍

 

  “《恐龙星球》真好看,里面的许多恐龙我都不认识。”富阳小观众周鑫仍对上周末在浙江自然博物馆里看的这本科普电影念念不忘。看完电影,他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侏罗纪公园”、“大家来找碳”主题活动,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周末。

  浙江的博物馆自2004年实行常年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一直高速增长。2012年,浙江自然博物馆接待130余万人次,今年1至3月已接待40万人次,同比上升60%。该馆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介绍,增加的观众中,有许多是学校组织的学生。浙江自然博物馆连续推出了“环境保护”、“动植物生态”等浅显易懂、娱乐性强的展览与活动,许多学校来此寻求合作,举办各类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离开课桌,把教室搬进博物馆,从平面书本跳至立体世界,对学生来说显然很有吸引力。求是竞舟小学常务副校长朱广庆说,该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安排各年级学生进入杭城各博物馆学习,“低年级的到少儿类博物馆,高年级则去专业型博物馆。”参观前,老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答疑解惑。

  不过,像求是竞舟这样的学校还是少数。组织一场博物馆教学活动,得把内容、费用、时间、安全等问题考虑齐全,与其耗费大量精力举办一次博物馆教学,还不如继续让学生在校内学习。所以,多数学校并没有安排这种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部分博物馆也无力应对这类教学活动。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让学校愿意在博物馆上课,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就必须在学生课本的基础上再拓展,“但碍于经费等问题,博物馆真正对应的这一类展览并不多,况且各博物馆为青少年举办的展览相对也少,缺乏互动和体验感。”这位工作人员说,博物馆需要重新定位和认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

  “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看它的博物馆;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去看看它的博物馆。”我们的博物馆,理应在社会进步中承担起更多的培育人才之责任。在法国,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集中在卢浮宫、奥赛美术博物馆,小观众在这里学习基本的审美,而艺术院校的学生则在博物馆学习莫奈、高更、米勒的代表作。一队队的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就是在各博物馆收藏的著名艺术作品前,完成自己的美育教育。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在理想的状态下,一个博物馆应该有完善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起完备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能够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服务。”

  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杨新平说,其实浙江省每年都在推进这项工作,鼓励博物馆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杭州市第二课堂已给学校和博物馆提供了一座沟通与合作的桥梁。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已经从第一批的71个增加到了100多个,遍布杭州市及周边县区。

  不过,要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接受德育、美育等教育,显然还有许多路要走。“新建馆应该考虑专门设置青少年活动空间和场所,或单独建设儿童馆、青少年馆。”浙江省博物馆的一位专家提议说,在无法改变目前教学大环境的前提下,博物馆更应该走入学校,走到孩子们的心间。目前,浙江省博物馆已与下城区教育局共建“艺术教育基地”,也和多个地区达成了合作协议,“上门为学校服务,送展览到学校”、“配合学校要求,制订青少年参观方案”等都颇受中小学校的欢迎。(记者 童桦 通讯员 刘笑笑)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