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化建设
浙江706部古籍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浙江文明网     2013-03-28 08:03:53
 稿源: 浙江日报
 编辑: 金 妍

  今天,记者从全省珍贵古籍会议获悉,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全国已有98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浙江23家藏书单位的706部古籍被列入珍贵古籍名录,9家古籍单位被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文化部还批准浙江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古籍主要指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书籍。浙江历来是典籍文化繁荣之地,自晋代以来,浙江私人藏书家就有400余人,有名可稽的藏书楼达200多处,现存有260多万册(件)古籍,几乎县县有古籍。在上榜的珍贵古籍中,如瑞安市文物馆馆藏的刻于北宋明道二年的《大悲心陀罗尼经》,此经出土于仙岩慧光塔,为较原始的经折装形式,为传统装帧形式的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有当世仅存的孤本,如天一阁馆藏的明嘉靖刻蓝印本《嘉靖兴宁县志》、明人朱拱梃的《樵云诗集》和明代铜活字印本《韩诗外传》;有浙江地方名人的手稿真迹,如杭州图书馆藏的明末清初文学家、萧山人来集之的稿本《樵叟备忘杂识》,浙江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海宁藏书家陈鳣的手稿《四书疏记》等;有近代名人批校题跋的珍本,如浙江图书馆藏近代朴学大师章炳麟题跋的元刻本《附释音周礼注疏》,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敦煌学家姜亮夫题识的清代吴荣光稿本《历代名人年谱》等。其他如浙江图书馆藏明嘉靖刻公文纸印本《苏文忠公全集》、四库底本清抄《河东柳仲涂先生文集》、清代多色彩绘《人体经穴脏腑图》等有特殊价值的珍善之本。

  在珍贵古籍中,天一阁的“乡试录”可谓名声在外。如今,这批一直养在深闺的古籍,已经专家修复得以重现。《天一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共收录了天一阁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84种珍贵古籍。

  目前,我省已建立了《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这种分级保护机制的建立,使一、二、三级古籍中的大部分精华已被纳入名录得到优先保护。全省有19家单位名列全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保护达标单位,涉古籍160余万册,全省约63%的古籍所处保护环境良好。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陈谊介绍,改造后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阅览室及库房,大大提升了浙图古籍的保存环境。与此同时,浙图还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尽最大可能延长14.5万册古籍的寿命。

  一部部古籍记载着一段段历史,见证了岁月的沧海桑田。时间的印记在它们身上留下了“累累伤痕”,该如何治愈这些伤痕,让破损严重的古籍“重生”?

  “整容师”的一双妙手,经过严谨细致的“整容手术”,才能延续它们的生命。然而,古籍保护面临着一个难点:人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的古籍研究人才和古籍保护人员十分缺乏。大多数古籍单位没有现代化的修复设备。古籍修复缺钱缺人。古籍修复是一门传统特殊技艺,可是全省绝大多数基层藏书单位招不到这种手艺人,修复手段落后,修复进展缓慢。

  古籍特别是善本图书是娇贵的文化遗产,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表示,今年除了加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建设,文化厅还将组织评选三至四家省级古籍修复中心,为下一步建设50家古籍修复网点打好基础。同时,还将出版首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启动“未刊浙江文献”影印出版工程。(记者 刘慧)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