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化建设
"磨箍人"翁鹤亮:独乐不如众乐 让每个人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浙江文明网     2022-07-08 15:15:19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人物名片

  翁鹤亮,中国文物学会会员、钱塘陶瓷文化艺术陈列馆馆长,热爱古物收藏,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间断地研究、学习和收藏。目前已收藏珍贵老物件上万件,只收不出。

  56岁的翁鹤亮自称是“磨箍人”。

  在杭州,如果说你这个人不正常、走火入魔,用方言说就是“入了魔窟”。翁鹤亮觉得,自己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着了魔”,从此钻研打磨,被牢牢“箍”住30多年,收藏了上万件老物件。

  今年年初,由翁鹤亮亲手创办的杭州钱塘陶瓷文化艺术陈列馆,在西湖区艺创小镇开门迎客,数千件传统建筑木构件和古陶瓷展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发出温润的光,有着别样的吸引力。

  他说,就是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浸润每个走进这里的朋友,“把我这一个磨箍人,变成一个磨箍部落。”

  “博物馆是一方水土的灵魂”

  初见翁鹤亮,或许只觉得他挺有收藏家的架势。个子高高瘦瘦,腰板时刻挺得笔直,花白的头发就像印象中的艺术家一样,带着点自然卷,用一根小皮筋束在脑后。

  聊一聊天,稍微熟悉点了,便会觉得,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温良恭俭让”,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和人讲话,翁鹤亮一直是娓娓道来,即使被打断也不恼,解释清楚后再续前言;有参观的客人对藏品感兴趣,他便会让对方上上手,看个够;送客人出门,翁鹤亮永远站在门口,一路目送。

  翁鹤亮说,这是多年收藏熏陶下来的品性。

  这个从杭州彭埠七堡走出来的收藏家,做过菜农,贩过鱼虾,开过出租,也有过艰苦创业,却在有了些家底后,一头扎进了老物件的深海。

  上世纪90年代至今,30多年来,翁鹤亮拜了20多位老师傅,看了上百本古玩收藏类书籍,走访了全国50%的博物馆,并收藏了上万件老物件。“我干过很多事,也见过很多人,唯有收藏能让我静下来,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和骄傲。”他说。

  2015年左右,翁鹤亮决定,要开办“民间博物馆”,为什么?他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徜徉在各大国家级博物馆里的那段时光。

  对一件陶瓷藏品着了迷,想要看清底款,不知不觉中,翁鹤亮会往玻璃展柜越靠越近,直至一头撞到玻璃上,警铃大作。即使这样,他还会对闻讯赶来的保安“大开口”:“能不能把它拿出来给我看一眼,就看一眼?”

  文字虽好,但永远比不上一个物件穿透了时光,活生生地摆在你面前,当你用目光轻拂它、用手触碰它,再了解是什么样的双手、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理念创造了它,那些历史、文化便更为生动地“活”了过来。

  翁鹤亮说,博物馆是一方水土的灵魂,“我的藏品,不一定是国家级的宝贝,但也能读到一段历史、一点文化,以此来感染更多人。”

  “它们不是我的,是大家的”

  “博物馆”开门了,迎的是万家客。

  从艺创小镇园区大门进来,过一条林荫道,再往石龙山上走一走,翁鹤亮的杭州钱塘陶瓷文化艺术陈列馆,就在半山腰上。

  门头小小的,进出的人却不少,一进门,就会被主题集中、数量繁多的藏品所震撼。

  一楼是牛腿馆。牛腿,也叫做“撑栱”,其作用是将梁支座的力分散传递给下面的承重物,在中国古建筑中向来以精美雕工著称。二楼则是瓷器馆。一件件瓷罐、瓷盆、瓷碗、瓷杯,在灯的映衬下,散发着温润的光。

  雕栏画栋、青花瓷器,令人目不暇接。不过,翁鹤亮说,这些物件看着好像离我们很远,是高高在上的古董文物,但其实最初烧制出来,就是古人的日常用品,“就是为了使用,所凝聚的是一段时光的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翁鹤亮最爱在这个“民间博物馆”内,开办研学活动。今年1月,陈列馆刚开张,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就是一群热爱美术的小朋友们。

  有个小女孩跟在翁鹤亮的屁股后面,追着问:“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呀?”“为什么都是瓷器,颜色不一样呀?”“为什么要在上面画花?”“这朵花是什么意思?”翁鹤亮不嫌烦,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一一解答,他说,孩子们会知道,芭蕉是文人雅士喜欢的东西,牡丹形容的是端庄大气的女子,“这就是文化在传承呀!”

  也正因如此,陈列馆并非仅是陈列翁鹤亮的藏品,它还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西湖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短短半年不到,就已举办了20余场活动,其中大部分面向学生群体。

  小朋友在这里找到乐趣,大朋友在这里验证书本内的知识。翁鹤亮说,自己很欣慰,在他看来,藏品的价值,并非在于买家卖家之间水涨船高的卖价,而在于更多人看到它们,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所以我只收不出,它们不是我的,是大家的。”

  “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办法”

  不过,秉持平和心态的翁鹤亮,也有焦虑得睡不着的时候。全身心投入经营“民间博物馆”,就会面临无利可图但却需要巨额投入的尴尬。

  占地2000平方米的陈列馆,虽然在艺创小镇的支持下,免了五年房租,但前期装修、后期运营,包括人工、水电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不是一般藏家能承担得起的。

  但和记者聊着聊着,翁鹤亮又加重语气,信心满满道:“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办法。”

  翁鹤亮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脑子很灵,早在10岁出头的时候,就知道早上骑脚踏车去农贸市场批5斤小葱,再分成小股放在街边卖,“算下来比一个男劳动力挣的钱还多!”如今,翁鹤亮说自己照样有办法,为“民间博物馆”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条路,已逐渐明晰。

  一楼木工坊内,有木匠老师傅正在忙碌,不用一颗钉子,不用一滴胶水,榫卯工艺被用在现代家具的制作。一个用老木头制成的匣子,一打开,是扑鼻而来的一阵清香。

  二楼展厅中央桌子上,放着各种银饰,项链、手镯和胸针,青花瓷片作为其中的点缀恰如其分。

  在记者拜访时,一个做竹编的老匠人刚刚离开,翁鹤亮的办公桌上,留着粗布与软竹蔑编成的收纳袋,特别清雅。

  “传承了千年的手艺、图案和器型,有其广受肯定的美感,肯定会有人喜欢的。”翁鹤亮说,这是他们探索创作的文创产品,待时机成熟后,就会投入市场,在博物馆的身后,打造一个文创产业。

  届时,这个小小的陈列馆,将会变身为一个文化综合体,客人们可以在这里参观、游览,还能到木工坊、拉胚坊体验动手的乐趣,如果喜欢,还能把相关的文创产品带回家。

  翁鹤亮说:“到那个时候,我这个磨箍人,算是真正得偿所愿了。”(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佳妮 周逸 马赛洁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