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化建设
现代宋韵,是这样营造的
杭州国家版本馆昨日举办首场讲座,建筑大师王澍开讲
浙江文明网     2022-09-01 14:54:14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营造现代宋韵”王澍主题演讲杭州举行

  8月31日下午,杭州国家版本馆举办了开馆第一场学术讲座。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是主讲人,他也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建筑主创设计师。

  2019年起,王澍和他的夫人同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的陆文宇长期驻守现场,与施工、设计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一作品。开馆一个多月来,来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观众络绎不绝,其中这组建筑群“南园北馆”的格局、气象万千的设计是一大看点。

  作为中国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是如何构思这件新的代表作的?

  昨天,他以“营造·现代宋韵——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设计与建造”为主题,分享了设计背后的理念。

  建筑

  与山水相谐

  “我们住在杭州,很幸运。”开场不久,王澍就分享回忆了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2000年,王澍拿到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杭州,发现杭州正在致力于广场文化的建设,广受全国关注。当时有人提了个问题:“全国学杭州,杭州怎么办?”

  “杭州学西湖。”在中国美术学院的课堂上,对着学生,王澍这样回答。

  这句话包含了王澍对建筑的理解,也包含了他对建筑美学、城市化进程的理解。

  在王澍看来,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国文化,把自然放在第一位。”

  而这也是他设计杭州国家版本馆最基本的美学语言,是他践行了多年的艺术宗旨。

  设计之初,王澍定下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宋韵”。

  首先,这是一件现代艺术作品,不能走仿古这条路。他要用创新的东西承载当下时代的审美、技术,这样的建筑才是值得留给后代的。

  其次,建筑中要体现宋韵。设计过程中,无数宋画作品浮现在王澍的脑子里,他在一些建筑语言中借用了这些宋画的影子。比如青瓷屏扇门,来自南宋画家马远的《华灯侍宴图》。

  山体

  掩映之美

  “具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这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建筑设计主题。中国大地上,明清风格的园林很多,但承袭宋代风格的园林却已无存——别说实物了,连传世的宋画上都找不到。

  那该怎么设计?根据西湖。

  王澍打开800年前的画作《西湖图》,湖水浩渺,远山起伏,山雾笼罩,亭台楼阁倚立湖边,小舟遍布湖中。宛如仙境的景色中,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也没有几座建筑,却透露着西湖周边的热闹,画中的西湖是与城市相依的,而不是远离人烟的。

  这就是王澍推崇的美学,在他看来,所谓宋代园林的审美,正是与自然山水的和谐。

  2019年,站在良渚一个废弃的矿坑边上,王澍被一段残破的山体吸引了。这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建设位置,这段山体在馆区规划图上的西南位置。

  如果仿效明清皇家藏书楼,应该在南北中轴线上开一个南门,这段山体就必须炸掉。炸掉,意味着增加工作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不符合王澍的理念。

  王澍觉得,开南门的位置完全不是问题,“中国的园林不同于宫殿,正门从来没有开在中轴线上过。”王澍早就想好了,南门就开在山体侧边。他觉得这段山体的存在,在宋代审美中是一个重要特征,总结为四个字,就是“掩映之美”。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想法太大胆,光秃秃的破山,能好看吗?

  直到工期进行到一半,园林基本成形。这时再看,园林南边的山体峭壁如削,山顶树木丰茂,仿佛有北宋范宽的名画《溪山行旅图》中的韵味——置身园林中,悠然见南山。

  限高

  平远构图

  分享中,王澍反复提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版本馆的南山,在建成后被认为有范宽山水画的神韵,也是王澍后来没有想到的。而在最初,真正赋予王澍灵感的是北宋画家董源。

  董源与范宽、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存世作品有《潇湘图》等,对后世的米芾、赵孟頫、沈周、董其昌影响深远。

  那么,董源对版本馆的贡献在哪里?

  杭州国家版本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良渚遗址的旁边,有严格的高度限制,不能建高楼。空间不够怎么办?王澍想到了董源笔下山水的平远构图。

  宋代的山水画,北方画家如范宽,他的笔下,高山壁立千仞,壮伟雄浑,气势逼人。

  那么南方呢?南方的地形都是小丘陵,少大山,要入山水画,该怎么下笔?

  董源创造了平远构图法,“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南方平缓的山峦连绵不绝,平视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有纵深的空间距离,表现出草木丰茂、山岚环绕、平淡冲和的境界。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大,特别能呈现出江南山水的意境。

  董源的构图风格,正好是王澍面临建筑高度有限制的解决之道:既然不能起高楼,就借鉴平远法,以建筑的层次来解决空间问题。于是,杭州国家版本馆有了从南到北一层一层铺叠的设计。

  南书房、主书房、主馆二区、主馆三区、主馆四区、主馆五区,层层之间又设计了山体库房、南阁、绕山廊、长桥、文润阁、北阁等建筑用以点缀与连接,从而有了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意境,把南派山水画的神韵刻入了建筑的基因里,也凸显了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格局(北京为总馆,杭州、西安、广州为分馆)下,杭州国家版本馆独具的江南特色。

  檐与桥

  宋画中的韵致

  杭州国家版本馆开馆后,不少艺术、建筑专业的学者来参观过。王澍的一位朋友走到主书房前抬头看时,目光掠过青瓷屏扇门,扫到了屋顶下的木结构,不禁喊了一句:“哟!这是‘仰画飞檐’!”

  北宋画家李成的笔下,亭台楼塔的屋檐都高高翘起。他认为,人从低处仰望建筑,看到的就是檐下的木椽,所以要“仰画”。因而,在《晴峦萧寺图》等李成的作品中,观者在俯瞰山水的同时,又可以看到屋檐下的细节。

  因此,中国古代山水画并不是遵循一个固定视角看过去的,视角的灵活性,让画中的山水脱离了几何式、机械化,而具有诗意和艺术性。王澍让屋顶的木梁结构暴露在外,既强调了东方木构建筑的传统,又借鉴李成的山水画法,展现了宋画的韵致。

  杭州国家版本馆中,大量运用了桥,各个馆区之间,往往用桥连接。

  王澍为什么喜欢桥?

  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晴峦萧寺图》……众多传世宋画作品中,都能找到一座小桥,往往位于画中近景与中景分割的位置,桥下溪瀑奔流。

  在王澍的理解下,小桥是入世和出世的界限。小桥这边,是尘世热闹,是庙堂之高;小桥那边是山林深处,是江湖之远。这座小桥是文人士大夫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门径。

  从昨天下午的分享可以发现,王澍由对宋代山水画深刻的体悟出发,从而抵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最后成功地以现代建筑艺术的面目,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精神。

  这正是他“现代宋韵”设计理念的由来。(浙江日报 记者 宋浩 魏志阳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