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化建设
10后娃娃唱戏有“那味儿”,北仑"越剧奶奶"一字一字教
浙江文明网     2022-09-15 16:28:50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9月13日,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的教室里,穿着水袖的阿姨们传递出越剧柔美的唱腔。陈吉玲手把手教授着学员们,有些感慨:“没想到,传承越剧艺术这件事,我已经坚持了20年,感觉像做梦一样。”

  60岁的陈吉玲是谢墅社区戏曲队负责人、“56小花”少儿戏曲社的志愿教师。从2000年开始,常听邻居唱越剧,耳濡目染,她渐渐喜欢上了这门艺术,随后便加入了新模、新政两村合组的老年越剧团。“零基础入门,第一次上台表演时真的一点都不懂,下台看回放,整个肢体都很僵硬,像机器人一样的。”回想自己首次上台的经历,她觉得有点滑稽。

  但陈吉玲并不服输,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边演出边自学,也因此收藏了不少老唱片和碟片。“就照着名家们的视频一个一个动作分解来学,有时一个动作往往要重复循环无数遍,印象最深的是《狸猫换太子》中‘陈琳’一角,其中有一段跪戏,为了更好地与乐队配合默契,反复无数次地跪地,腰和膝盖都出现了损伤。“

陈吉玲扮演的“小生”。

  不断坚持自学,陈吉玲“做戏文”越来越有样子,也在当地渐渐有了人气。在业余票友的眼里,陈吉玲的小生扮相十分俊美,一上台就像换了一个人,相当有精神气。

  因为种种原因,陈吉玲所在的老年越剧团解散了,但出于对越剧的痴迷,陈吉玲萌生了重新组建越剧队的想法。2006年,一支仅有5人的新模村业余越剧团队初具雏形。没有启动资金、条件简陋,她便在家里,专门腾出两个房间作为“服装室”,摆放越剧服和道具。“队里各项经费都是自己出,服装、道具,布料都是去宁波各个市场找,自己找隔壁陈菊美阿姨做。”

  在她的带领下,在村主任陈如顺的大力支持下。戏曲队慢慢壮大完善,从原先的5人慢慢发展到30多人,陆陆续续排了20多场戏。只要村里的老人们想看戏,她就搭台唱戏。周边的一些乡镇来邀请,她则带着越剧队不求报酬送戏下乡。从剧目编排到演员从头到脚的服化道、再到演出场地、车辆安排等逐一细节。陈吉玲直言,作为一个戏曲队的负责人,每场演出都要耗费许多精力。记得有一次去大榭开发区演出,临开场舞台字幕机却坏了,当时急得她顾不上吃饭了,立马赶到现场。一直到解决问题,心里的大石头才放下。因为精神压力大,陈吉玲的睡眠质量从组建戏曲队后一直不太好。

  “也有人问过我这样不求回报、耗费精力为了什么?可我就是喜欢!一想到老人们想看戏的时候有戏看,他们拉着我的手开心地说,‘最喜欢看吉玲做戏文!’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至于花出去的钱嘛,每个人爱好不同,就像有些阿姨喜欢旅游,那我不喜欢旅游,就把这笔钱花费在我最喜爱的戏曲上,同时还能让一些喜欢越剧的老年人开开心心,那不是很好吗!”她说。

陈吉玲介绍她的“宝贝”。

  在传承越剧艺术的这条路上,陈吉玲一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希望让更多喜欢越剧的人加入进来,从而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2012年,辖区内开设了“少儿越剧班”每周节课,供孩子们免费学习,并邀请陈吉玲给孩子们上课。得知消息后,陈吉玲很激动。

陈吉玲教孩子们唱越剧。

  “越剧要用浙江嵊州方言来唱,否则就没味道了。”陈吉玲举例说,“我”念成“瓦”,“人”的发音类似“神”。为了让说惯了普通话的孩子们咬字准确,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教,非常有耐心。从念白,到练习手势、身段,孩子们也兴趣浓厚,学得津津有味。陈吉玲这一坚持,就是8年授课,越剧班的孩子们因此亲切地称她为“戏曲奶奶”,她的戏曲学生达到50余人。

  学期末,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经典选段《红楼梦》,唱腔有模有样,台下掌声此起彼伏。舞台后,有孩子拉着陈吉玲的手说:“奶奶,越剧真好听,能当一个‘小小戏曲传承人’可真自豪啊!”每每这时,陈吉玲就会觉得百年越剧传承有希望,而希望就在眼前的这些“10”后身上。

  时下,她每周固定时间要到红联社区上课,来报名的四五十个学员都是越剧爱好者。每天,她都在备课上课中忙得不亦乐乎。她意识到,传承越剧仅传授表演技巧远远不够,还要用精神的力量感染人,形成团结、友爱、和谐的社会氛围,这样更有助于戏曲文化的传承。

  2013年、2014年,陈洁玲接连被小港街道评选为“优秀文化志愿者”。2019年,她被评为第二十三批“北仑好人”、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先进个人。今年9月初,陈吉玲又入选了第三十六批“北仑好人”候选人名单。她说:“我会继续前行在传承越剧艺术的这条路上,等待下一个20年。”(宁波晚报 作者 吴丹娜)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