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文明创建
【文明城市巡礼】浙江海宁:文明潮城 蓄势绽放
浙江文明网     2022-08-19 17:15:24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城市夜景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海宁市地处钱塘江北岸,“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写的正是海宁钱塘江大潮。海宁市辖8个镇、4个街道、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含钱塘江水域),户籍人口70.8万人,常住人口107.62万人。走在海宁的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交通四通八达;城乡被绿色渲染出浓墨重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气质”与“颜值”并存,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爱心驿站遍布街头巷尾,提供多种便民服务,释放着城市的温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码,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耀的宜居环境触手可及……

  1999年,海宁下决心开启文明创建。历届海宁市委、市政府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一棒接着一棒跑。2017年,海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历经二十余载,文明创建初心始终未变,海宁“做最好”“走在前”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座文明城,点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城文明人,要让每一道微光闪亮。近年来,海宁持续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建成投用,而与此相比,海宁更加注重市民的文明素养的提升。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海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建设“有礼潮城”,“惠民”和“铸魂”同步推进,市民不止是创建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汇聚力量  打造有礼潮城”

  身体弯下去,文明挺起来。走在海宁街头,你也许会看见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手中提着垃圾袋,弯着腰,把街头的垃圾捡拾起来。这是自2012年起,海宁的社会公益组织——海宁义工一直坚持公益项目。像海宁义工一样,爱心联盟、海豹救援队等一大批公益组织,都自觉践行着志愿服务。目前,海宁志愿者人数已接近17万人,这意味着,在海宁每5个人就有1名志愿者。“全城志愿”已经成为海宁社会文明新风尚,涵养着城市文明,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海宁共富潮城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走进新时代,潮城志愿和群众更贴心。自2019年起,海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联合打造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将志愿服务管理平台、点单平台等有机融合,实时展现志愿服务动态数据,让“云平台”成为连接群众、志愿者的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能够更及时、更精准、更有效地配送到群众身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是一种相互尊重,也是一种良好习惯。要让市民文明素养,体现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在角角落落。海宁,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注重礼仪治城,以礼化人。

  近年来,围绕“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海宁连续开展文明好习“罐”21天打卡活动,吸引了数百家单位、数万户家庭参与。海宁市餐饮行业协会制订并发布《餐饮经营场所“公筷公勺、健康分餐”服务指南》,全市数十家规模餐饮单位,100余家单位食堂、家宴中心带头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并逐步向全社会延伸,这些做法,吸引《人民日报》头版、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点赞。


海宁母亲河--洛塘河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今年,“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之风吹拂浙江大地,以敬有礼、学有礼、信有礼、亲有礼、行有礼、帮有礼、仪有礼、网有礼、餐有礼、乐有礼为内涵的十种礼节礼行,与文明海宁建设不谋而合。

  推广“浙风十礼”文明品牌,海宁将实施“潮城十礼”行动,即围绕“公筷公勺、珍惜粮食”细化“文明用餐礼”,明确使用公筷公勺,杜绝餐饮浪费的用餐规范;围绕“不闯红灯、骑车戴头盔”制定“文明出行礼”,养成礼让斑马线、规范行车文明习惯;围绕“排队守秩序”形成“文明乘车礼”,在杭海轻轨、公共交通上遵守乘车基本礼仪;以及“文明停车礼”“文明养宠礼”“文明健身礼”“文明观赛(影)礼”“文明上网礼”“文明旅游礼”“文明卫生礼”等,在行为细节中体现海宁人的文明素养。

  道德模范,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风向标”。海宁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重视道德榜样力量的精神引领,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在海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馆内,一个个平凡人的名字熠熠生辉。近年来,海宁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行业”四级“最美”选树体系,广泛开展市级道德模范和“海宁好人”,镇级“最美人物”、村级的“最美婆媳”“最美小组长”,行业的“最美公务员”“最美新居民”等各类选树活动。推出海宁好人季度发布机制,常态化开展“车载好人榜”宣传展示,在主要公交车线路上推出流动道德讲堂,弘扬好人好事。截止目前,海宁共计评选出海宁好人306名,其中88人获评嘉兴好人,65人上榜“浙江好人”,13人上榜“中国好人”。

  继往开来 打造文化潮城”

  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一座城市的魅力,需要文化底蕴做支撑,需要有深厚的历史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从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开始,海宁这块土地创造着不曾间断的文明奔涌激荡的钱江潮,滋养了这片沃土,涵养一方文化,孕育了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


海宁两山夹一水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历史的烟云拂过潮城,积累起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海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水平领跑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发展覆盖城乡每个角落;在海宁,国家级、省市级文艺精品蓬勃而出,托举起最璀璨的文化星空;在海宁,文化产业发展逐浪而行,追赶大势……

  海宁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先有横头街,后有硖石镇”,足以见证横头街的历史悠久.这里曾是江浙一带大米的集散地之一,藏着硖石米市曾经的辉煌岁月,内现存东牛弄、西牛弄两条老巷,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古建筑 20 余处。经过不断打磨,这条沉睡的老街将被唤醒。未来,横头街将重点打造文化传承区、夜经济体验区、滨湖宴请区、时尚购物区、国际精品酒店五大区块,现代文创产业的植入也将重现古街巷的昔日繁华。

  除了对背街小巷的改造提质,海宁的非遗文化也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年来,“非遗在校园”、“非遗在景区”、“非遗在礼堂”、“博物馆第二课堂”等活动精彩纷呈,各类非遗演绎和非遗“面对面”体验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大餐;成功打造了“三课一忆”非遗传承实践品牌;编撰出版《守护皮影——海宁皮影戏保护工程十年成果汇编》;推动硖石灯彩、海宁皮影戏等非遗产业化发展,引导带动灯彩传承基地、灯彩产业公司开发文创园林灯彩实现量产,扶持民营皮影剧团常年开展保护传承活动,激发活态传承发展内驱力。

  今年计划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000个,这项工作被列为浙江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海宁市在省定基础上提高标准,根据辖区布局,合理规划,经过摸底、定位和走访指导,圈出了161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目前均已通过省级认定并投入运行。现在,漫步海宁城乡,一个复合型的文体设施网络已经形成——城乡居民出门以步行10分钟为半径,就能“画”出一个“文化生活圈”,可在家门口的文化活动中心、静安智慧书房、礼堂书屋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享受多元、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大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

  同时,为方便居民了解身边的公共文化场所,一款“品质文化生活圈”微信小程序已悄然上线,只需点点手机,即可解锁附近所有文化设施及服务项目。只要在微信搜索栏中输入“品质文化生活圈”,点击小程序,就可以搜索到距离最近的“品质文化生活圈”,不论是公共文化设施信息、文化活动资讯、文化服务供给菜单等等,均可一“网”尽收,而且还可以报名参与圈内的文艺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观看网络艺术学堂等。

  下足功夫 打造“善治潮城”

  治理有良方,创新无止境。城市治理向来是一门大学问。从宏观看,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微观看,城市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居民“幸福指数”的高低,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对海宁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仅仅靠基础完善、功能齐备,更应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内在要求作为指导提升城市治理效率的作战图和指挥棒,对标“善治之城”,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系统化、精准化、智慧化,在城市治理水平高效能提升上创典范。


杭海城铁基地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治理体系是善治;提档升级“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发挥网格长、微网格长、微网格员、专业社工、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监督员、宣传员作用,筑牢“微网格”促进“大文明”也是善治。在“善治潮城”之路上,海宁良策齐发、成效显著。

  当下,海宁将社区、小区、乡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结合“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治理的综合水平。

  海洲街道联合社区星城洛川小区是海宁首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双漾里社区中的先行改造单元。目前,小区通过打造听潮书房、5G云诊室、乘“锋”驿站、观海平台等,实现未来社区部分功能。“小区共建理事会”“红色物业议事会”等协商议事机构已入驻观海平台,通过共商共议解决洛川小区充电亭安装、增设快递柜等事宜。除此之外,小区新建了治理中心,搭配未来社区驾驶舱,将为社区、业委会、物业小区管理助力;居民楼下新装176个监控,可实时监控消防占道、高空抛物、电瓶车进电梯等行为;安装全新车辆道闸系统,实现临时车辆进场预约、小区固定车牌自助登记、车辆进出记录和余位显示等功能......

  近年来,海宁市聚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确保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百里钱塘 供图:海宁市文明办

  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用好“村社吹哨、队伍报到”特色机制,迭代升级网格吹哨、就地化解、快速执法、协调破难的一体化模式,推动大量隐患问题靠前解决、矛盾纠纷一线化解。在今年海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通过用心激活基层网格最末梢神经,让70%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治理第一环。

  借改革创新之力,多元善治格局正逐步形成。近年来,海宁市重点推进社会治理基础要素“一张图”和五色预警系统、“慧眼治理”、一体化“证据通”、车检“一件事”等特色应用清单,培育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品牌。在全市推行“微网格”工作机制,大力推广“微嘉园”;通过开展平安建设“互学互比互促”擂台赛,推动基层工作落实、破解工作难题。一些颇具特色的基层治理先进经验脱颖而出,如,李家村“李家播报”、桃园村“每人一把礼堂钥匙”、袁花镇“网格连心+文明实践”、尖山“135”出租房精细化管理等,正逐渐串点成线,描绘出基层治理的靓丽风景。

  “猛进如潮再创佳绩 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海宁将继续加压奋进,不断浓厚创建氛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再动员再发动再推进,推动文明城市向典范城市迭代跃升。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