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聚焦浙江
桐庐94岁老人守小区黑板报40年
浙江文明网     2018-01-22 15:53:06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过了一年又一年,黄效毅老了,楼里的人老了,房子也老了。唯独这块黑板报,几乎每月都是新的。

  这位叫黄效毅的老人,家在杭州桐庐,今年94岁。老人守着这块约3平方米大的黑板整整40年——寒来暑往,他与这块黑板不离不弃。

  一年出7-12期,每期600~800字,即使不计算插图,40年来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已经写了25万字——相当于一本《文化苦旅》的字数。

  这块黑板报

  持续出了40年 

  1月21日,杭州桐庐桐君街道南门社区。几个老人经过开元街63幢,停下脚步看一看墙上的黑板,心中有些纳闷——“两三个月了都没有更新,是不是黄老外出了?或者身体不舒服?”

  南门社区在桐庐江北的老城区,最老的房子建于四五十年前。这里的年轻人陆续搬走了,剩下的更多是老人,他们彼此熟悉。几十年的情谊,彼此间的依赖甚至超过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们常常提到的这位“黄老”,正是黄效毅老人,今年已94岁,在墙上的这块黑板上出了40年的板报。

  “啥都有,卫生、交通、养老、养生、饮食,还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啊,政策变动啊;杭州开了什么大会,板报上也会登。”老人们说,他们在这个社区住了多少年,这块板报就出了多少年。有人从黑板报上了解国家大事;有人从黑板报上获得养生健身知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级部门号召创建“文明楼”,黄效毅是小组长,他认为提高住户文明意识的最好法子就是在小巷口设立一块黑板报。“当时的条件没现在好,黑板是自己买油漆刷的。”他对记者说,他把报刊杂志上各种有用的信息摘录下来,然后认认真真地抄到黑板上。“偶尔也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居民区的好人好事,大家都认为好。”

  40年过去,原先的青年变成了老年,新房变成了老宅,一代代人从这栋楼里出生,在黑板报下长大,然后成家立业。这块约2.5米长、1.2米宽的黑板报被重刷过好多次。每年“出版”的期数不等,字数大概为600~800字的样子,每出一次要花上2小时左右。估算一下,这些年,老人已经用这块黑板报写下了一本《文化苦旅》的字量。

  有乡音、有温度、有正能量……

  它成了社区的一种情怀 

  黑板报上登的内容大部分来自黄效毅老人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写的小消息。

  “我就是这个小巷里的‘首席记者’,因为所有的邻居都是我的通讯员。”老人很乐观,他也很喜欢把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写成有血有肉的新闻。因为他的文章很接地气、反映社会进步,又说出了百姓心声,给他“报料”的人越来越多——别不信,他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的文章超过100篇。

  岁月更迭,当年53岁的黄效毅,如今已94岁高龄。

  一张张报纸被摘录,一盒盒粉笔被写完,一代代的人离开了这片老房子。

  “关节炎折磨人,没法下楼,早就准备好的内容没法更新,那一期可能就是最后一期了。”黄效毅在2017年10月份拄着拐杖,在编写誊抄这一期和健康有关的黑板报时有些伤感,他似乎预料到了下一期的艰难。

  “希望我还有机会再出黑板报,一直出下去,动不了为止。”黄效毅老人说。

  桐庐南门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块黑板报已经变成了社区的一种情怀——有乡音、有温度、有故事、有正能量。(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徐军勇)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