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聚焦浙江
小厕所 大民生 杭州“厕所革命”凸显人性服务
浙江文明网     2018-11-14 10:40:07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吕若禾

  “残疾人是坐轮椅上厕所的,他们从坡道上来,拉门的把手就需做低一点。公厕内的水龙头不能装得太靠里面,身材不高的人站洗手池边会很不方便……”

  张平,杭州市城管委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主任。这一年多来,他每周至少要跑三次公厕改造现场,他总是身体力行去感受每个细节。他的愿望是,以后大家进杭州的公厕,就像到了自己家那样温馨如意。

  2017年,因工作变动,张平接手推进杭州的“公厕革命”。他和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的同事们一起,在推进全市公厕规划标准完善、服务品质提升、长效精细管理、共商共管营造等方面,一直在努力创新。如今的杭州公厕基本实现“无臭味、有厕纸”“有洗手水、无地面水(渍)”,“厕所革命凸显人性服务”成为杭州2018年度市民评比的十大现象之一。今年国庆假期,杭州公厕得到了市民和中外游客的普遍赞誉。

  机制创新 联动三部门一起搞“厕所革命” 

  “干净、整洁、免费、方便一直是杭州公厕的‘代名词’。杭州公厕2013年获得住建部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7年,杭州配有专门保洁人员管理的公厕已达1627座,主城区基本形成了‘10分钟如厕圈’。要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难度很大。”张平坦言,一年多来,他有很大的压力,但面对挑战也很兴奋。

  “杭州公厕有个问题,一直以来多部门管理,市区公厕由我们市城管委市容中心管,旅游公厕由旅委管,农村公厕由农办管,不同部门间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都不统一。”张平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上门去找其他部门沟通,过程很顺利,大家一拍即合。

  张平所在的市城管委市容中心联动市旅委、市农办等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社会民意,由此诞生了《杭州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统筹推进城市、旅游景点和农村公厕的建设管理工作。

  “我们几个部门携手合作,各自发挥长处,事半功倍。”张平说,比如在微信上开发找厕所程序,他们依托市旅委的程序,在4月份正式发布了“杭州找厕所”微信小程序,市民和游客可自由选择,程序还分为中文、英文、日语、韩语四个语言版本。

  标准创新 出台杭州首部城市公厕设置地方标准 

  有了合作还不够,要让杭州公厕管理更规范,统一标准很重要。

  从今年年初开始,张平带着其市容中心的业务骨干,加班加点对2009年由市城管办印发的《杭州市区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进行重新修订。他们连续奋战了近半年,今年8月10日《城市公共厕所设置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杭州首部城市公共厕所设置地方标准。该标准明确了城市公厕的规划指标,对公厕内外标识标牌、平面布局、内部设施、水电排污、通风除臭等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其中,新建公厕面积、无性别厕间的数量等4项指标,填补了国家标准的空白,除臭、无障碍设施等4项指标超过了国家标准。

  “出台了标准后,不管市区的公厕,还是旅游景点、农村的公厕,都可以参照来做。我们还承诺,随时随地给旅委和农办提供技术支持。”张平说,新的地方标准适合杭州全部地区,首先考虑的就是让使用者如厕舒适。例如,规定城市道路商业性路段,步行3分钟可如厕;旅游景区间隔600米到800米,需设置一座公厕;新建公厕面积不小于75平方米。

  技术创新 家居式管理模式 

  杭州公厕有“二无二有”的特点,全国找不到第二个。“二无”,就是“无味”和“地面无水”,“二有”就是“有纸”和“洗手有水”。张平说起这事很自豪,“我一直希望,大家进了公厕,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温馨。”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游泳,发现泳池边总是放着一个大风力吹风机,一问才知道,这样泳池内溢出的水会很快干掉。我觉得这个可以借鉴。”此外,张平调研后还发现很多公厕晚上不够亮,容易摔跤。

  今年,杭州城区要提升改造公厕100座,这些都已试点安装吊(壁)扇或小型鼓风机,确保厕内地面始终保持干燥、无积水,另外还换上了同等能耗的LED灯,照明水准已达到居家水平。

  “我和同事们讨论公厕问题,很多次大家都提到母婴、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如厕问题,所以,我们大力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据悉,今年杭州会在74座内配有“第三卫生间”,它们的出现更适应杭州这样的旅游城市。

  “未来我们对杭州公厕的建设与运营还有很多想法,最强烈的一点就是要拓展其服务范畴,让每个公厕都变成一个综合体。”张平说,他去国外考察,发现很多厕所都变样了,一半卖咖啡,一半是厕所。客人络绎不绝,谁都不嫌弃。张平说,要让公厕不再产生“邻避效应”,就要继续提升品质,“只要外观协调,没有味道,服务质量保证,这事肯定能成。”(杭州网 记者 任彦 司春华 通讯员 陈金辉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