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文明实践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 | 邮箱 | 设为首页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文化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图景?
· 温州启动首场高校无偿献血活动
· 追忆捐资助学四十余载的上虞乡贤张杰
· 文明祭扫倡议书
·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 如何用文化来经营一个区域?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小古城,烟火气里看民主
文明播报  
>>更多  
· 52岁滴滴司机跳桥救起4岁孩子
· 30秒!他纵身跳入水中 救起五岁落水女童
· 舍弃价值36万蟹笼!浙江“船老大”沈华忠又救人了
· 七旬“阿鲁”既是医生也当“老娘舅”
· 宁波这位“中华慈善奖”获得者22年捐款2亿元
· 听援疆的她们说,在阿克苏所做最有意义的事
· 杭州一小学“学雷锋日”为阿克苏小伙伴圆梦
· 老人珠海旅游突发心梗,“浙医天团”接力急救
主题活动  
>>更多  
微信图片_20240313152102.png
19.jpg
19.png
18.jpg
zhuti.jpg
xx.jpg
   首页 > 志愿服务
陆丽云:做一个正能量“网红”
从军嫂到萧山公益“一姐”
浙江文明网     2022-08-25 14:54:28
 稿源: 浙江文明网
 编辑: 方 锶逸
 

  陆丽云,70后,她是一名资深的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浙江省抗疫志愿者、杭州市优秀志愿者、杭州市十佳文明交通志愿者、萧山区十佳社会工作者等荣誉。

  如果要问,最能形容这座城市温暖的颜色是什么,志愿红定是其中之一。一顶小红帽,一件红马甲,就像新时代的星星之火照亮着杭城的各个角落。

  陆丽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她累计从事志愿者工作二十余年,志愿服务20000多小时,从西湖边的“义务劳动者”,做成了志愿者口中的萧山公益“一姐”。她凭着一颗热心、爱心,活跃在许多志愿队伍的第一线,始终坚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以行动为“全国最美家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陆姐”成长记:军嫂也想顾“大家”

  前两天,陆丽云和志愿者冒着酷暑打包衣服,这满满5大箱新衣服是龙翔服饰城的一位老板捐的,后续将与萧山日报、区慈善总会发起募捐的萧康“爱心校服”一起送往康定。

  做公益能得到什么回报?陆丽云说没想过这个问题,虽然获得过许多荣誉,但是她说最喜欢听的还是大家喊她“陆姐”,她也是萧山多个志愿服务队的顾问。问起是什么机缘让她开始做志愿者的,陆丽云提起了一段她极少向旁人说起的军嫂往事。

  陆丽云的丈夫方春林曾是一名基层连队的军官,经常要离家执行任务,陆丽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军嫂不易做是在女儿出生前后。她从怀孕到生产几乎都是一个人生活,女儿出生第8天,当时是连长的丈夫又被部队紧急召回。有过深夜的辗转难眠,但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跟她说:“嫁给军人,再苦再累决不后悔,顾好大后方是军嫂应有的担当。”

  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998年8月,方春林难得休假在家,突然接到抗洪任务,他立马从萧山坐火车出发去九江和部队会合。陆丽云拿出了一张照片说:“这拍的就是我丈夫所在团的战士们。我看到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我们的人民子弟用血肉之躯抵御洪水啊。”当时她就想,作为军嫂除了顾好小家,也要像军人们一样去照顾“大家”。

  不久,陆丽云带着女儿随军到杭州部队生活,她经常看到战士们去西湖边劳动,去农场开辟荒地,打听到西湖边有一支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在1999年的时候,杭州已经有志愿者了,但是大多数还叫义务劳动者,我有空就去西湖边做清洁,在杭州城站服务旅客。”就这样陆丽云在杭州的志愿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大,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如果有几天没去做公益,心里总会有记挂。”她说。

  2004年,陆丽云随丈夫转业回到了萧山,公益服务的重心转到了钱塘江南岸,“那时候萧山的志愿者队伍不多,我最先加入的是‘义工联盟’,现在已经改名叫‘新希望公益’了。”陆丽云是土生土长的瓜沥人,她很喜欢说的一句萧山话口头禅是“蚂蚁扛鲞头”。咸鲞头很大,一只蚂蚁抬不动,一群蚂蚁就可以。“这是老底子俗语里的智慧,集微弱的力量可以成就大事业。”陆丽云在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中积累不少经验,2013年她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发起创建了杭州永和志愿服务总队。服务队成立以来,陆丽云曾随队赴贵州从江、重庆、四川大凉山、丽水市遂昌县参加扶贫和助学活动,之后每年都坚持去看望山区结对的孩子们,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礼物。此外她还资助了10个家庭困难的孩子。

  助力公益让城市更美好

  在杭州这座文明之城、公益之城的丰厚土壤里,孕育着无数社会公益慈善力量。杭州志愿服务从1993年“保护西湖绿色行动”开始,在2003年前后大力推进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因此可以说,陆丽云是杭州初代志愿者中的一员,也见证了这一抹志愿红,由北往南的延伸与澎湃。

  后浪入海,青春闪光,陆丽云发现越来越多跟她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来做志愿者,感慨她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更要做好一个坚持的榜样。“我女儿是个95后,年轻人想法多,做志愿者的理念有时也跟我们不一样,但是经过一件事以后她真的成长了。”陆丽云口中的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想想都牛啊,45个小时带回了840名务工人员。而且遇到了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的场面。”

  2020年2月下旬,为了让“包车包机”返萧务工的人员能够顺利抵达萧山,经过上级批准,陆丽云组建了一个由22名志愿者组成的“接工志愿服务队”,其中还有她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方婷婷。包机去贵阳接人前,接工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照名单电话联系,明确防疫要求和集合时间和地点位置,哪知他们抵达龙洞堡机场时发生了“意外”。几百号人拎着行李聚在一起,看到穿红马甲的三位萧山志愿者进来迅速地把他们围了起来。陆丽云一看这人数就不对,跟名单上的对不上啊!方婷婷说了句“萧山来接你们回家了!请放心!”迅速让场面安静了许多。

  距离返程飞机起飞不到三个小时,场面一度混乱,要如何核对名单,如何安排多余的人员,怎样安抚众人情绪,一堆问题冒了出来。“我们一边把情况反馈给萧山,协调改变接机方案,一边把这些工人按照乡镇进行划分登记信息,既采集了登机信息又方便后续的乘车安排。”就这样,虽然只有3名志愿者在现场,也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上机人员信息统计,经过防疫检验,这些务工人员分两批顺利坐上了回萧山的“专机”。这一场没有剧本的接工大戏,志愿者的贴心、热心、爱心,让返萧务工人员感受到了萧山暖暖的“温度”。

  志愿者的日常并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小小奉献。2021年陆丽云亲手织了100条围巾温暖山区孩子寒冬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能量“网红”。20多年的志愿服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值得吗?“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种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值得不值得,只有坚持了才会明白。”陆丽云在这样简单的动力驱动下,坚持做了志愿活服务,“做志愿的人多了,习惯养成了,社会就大不一样了。”(萧山日报 记者 贺一萍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